解决完了晴雯的事情后,贾轩也没有多待。
一个丫而已,等晴雯在王府里待久了,自然就会明白北凉王府和荣国府,熟优熟劣。
连费宝玉那斯都能让晴雯夜补雀金装。
贾轩还不信自己比不上贾宝玉那废物。
贾轩当日又让人给高顺送去一封书信。
维顺带让凌不疑成为辽东总督,费英自然不会让高顺继续驻扎在盛京。
干脆让他领着贾轩的嫡系兵马前往山海关,携带大明宝船,跨海渡朝鲜。
朝鲜身为费英的封地,还是需要管理一下的。
贾轩便让高顺驻扎朝鲜釜山府,和张辽一南一北,掌控朝鲜
朝鲜虽然贫,但其实只是不适合种田,资源还是很多的。
例如优良港口就有数座,釜山港,仁川港都是不输于大周宁波港,泉州港的存在。
只
甚至因为大周没有强大水师的缘故,这两个港口潜力比大周的港口要大的多。
其次朝鲜多山,就意味着林业资源丰富,可砍伐木材,运输到大周来贩卖赚钱。
还有长白山人参等药材,朝鲜那边也可以挖掘。
翌日,雍顺帝举行了朝会,贾轩并未参加。
这朝会他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
而且这小朝会,也都是处理一些烦琐杂事为主。
“林爱卿,如今距离朝廷发布追讨欠银的旨意已有数月,眼看着半年之期将近,如今可曾收齐?”
雍顺帝看着下方的林如海问了一句。
林如海当即拱手道:“回陛下,如今已经追讨回欠银八百万两,但仍有近五百万两白银,被各家勋贵寻理由推脱。”
经过臣的仔细调查,发现的确有一些世家的确是没有能力偿还欠银,但更多的是不想还钱。
这些世家勋贵经过几十年,都把家族的底子给掏空了,例如史家就是。
史家当初也从国库借了银钱,数量不多,只有二十万两白银。817
但如今的史家,的确是还不上。
更多的还是不想还钱,凭本事借的钱,凭什么要还?
雍顺帝闻言,内心一阵冷笑。
估计是这些勋贵家里,以为他不会动真格,不敢将他们罢官革职
那就等看看好了,半年之期到了后,先是查封他们的家族产业。
两年之内补不上,等着被罢官革职吧。
想了想,雍顺帝淡淡开口道:“戴权,拟旨,林如海在户部任职期间,尽忠职守,忧国忧民,多有功绩,加封林如
海为内阁次辅。”
虽然欠银还没有完全追讨回来,但也追回了大半。
雍顺帝决定将林如海的内阁次辅之位给落实了。
这个位置本来就是他留给林如海的。
林如海当即拜谢。
首辅萧钦言深深的看了一眼林如海,感觉到了严重的危机感。
内阁一号人物对内阁二号人物向来是忌惮的。
只
但这林如海也不是萧钦言能打压得罪的。
谁叫林如海有一个好女婿,大周北凉王。
萧钦言虽然也有一个儿子,一尊一等国侯顾千帆。
但父子俩关系并不算融洽。
顾千帆一直恼怒萧钦言当初太过无情,与其母离合过后另娶他人,害得自己母亲悲痛欲绝,含恨离世。
连姓氏,都是跟着母亲姓。
散朝之后,雍顺帝又让人传旨北凉王府,将贾轩叫来。
贾轩得了旨意后,便向景仁宫里赶去。
不多时,贾轩便在景仁宫里见着了雍顺帝
“爱卿来了,戴权,赐座。”
看见费英到达后,雍顺帝淡淡开口。
“爱卿,现如今我大周已经解决外患,是时候处理内忧了。”
《今日朝会上,林如海告知联,有一批世家并不想归还欠银。
“联原本想的是让国库暂时充盈起来,有了财力后,便行那变法之事,由你来亲自操刀。
“你来说说,若是你主持变法,该如何实行。”
雍顺帝将自己的想法透露了出来,这是他早已经考虑好的。
雍顺帝给来贾轩那么多恩宠特权,普封王爵,世袭罔替,拥有封地,拜天策上将,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
殿,赐假节。
可以说,贾轩的权势即便放在整个历史上,也是只有极少数臣子能达到。
雍顺帝为的,就是让费英当自己手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