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嫁给当朝太子妃 > 分卷阅读71

分卷阅读71

人带着襁褓中的裴含绎长?居京外,很多年不曾回京。

唯有她的母亲病笃时,裴夫人赶回京城侍疾,多停留了?一段时日,机缘巧合见过永乐公?主一面。

但那真的很久了?,那时的永乐公?主还是?一个年纪幼小却已经生的很漂亮的女童,裴夫人早已记不得她的面容,只隐隐约约有些印象。

裴含绎问:“夫人可曾留心过永乐公主的长相?”

裴夫人更加疑惑,摇头?否定。

裴含绎想了?想,忽然切换到另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

他问:“我在信中提及的画,夫人带来了?吗?”

三日前,裴夫人从别院动身,即将归京时,忽而收到了东宫送来的一封信。

信里?,太子妃说,听闻肃王妃赶来京城的路上一病不起,嘱咐裴夫人上路时注意休息,带好随行医士,切忌劳累过度、大悲大喜。

关怀过裴夫人的身体之后,太子妃在信的末尾提及自己年幼时的一些由裴夫人亲自制作的玩具衣饰,请母亲带来东宫,放在手边时时看着,也能慰藉思亲之情?。

这些话里?,其实最重要的嘱咐只有一句,就混杂在那些絮絮的叮嘱中。

太子妃在信里?提起了?一幅画。

一幅年幼时,常常看见的画。

一旁的桌面上,堆放着裴夫人带入宫的种种锦绣绸缎、金银珠玉,还有一匣裴含绎幼年用过的旧物。

裴夫人打开?其中一口箱子,抽出?了?一只精巧的木匣。

匣中放着一卷画。

裴夫人珍惜地捧着画卷,眼底浮现?出?深重的怀念。

裴含绎站起身来,与裴夫人一同将画卷展开?。

画卷很长?,足有近丈。

这是?一幅游春图。

画面正中,年轻的穆宗皇帝与皇后并肩而立,他们端着八风不动的沉稳架势,乍一看帝后威仪尽显,唇角却带着愉悦的笑意。

他们身后两侧,左右分立两对夫妇。

右侧那对夫妇正是?信国公?夫妻二人,年轻的裴夫人似是?有些害羞,半低着头?,只露出?大半张侧脸,信国公?裴颖耳垂上还带着个红玉耳坠,却只有一只,意态散漫,懒洋洋的,与他如今不苟言笑的形象几乎南辕北辙。

裴夫人唇角动了?动,似乎稍微向上扬起一点,隐带怀念,隐有笑意。

但很快,那笑意化?作了?怅然与哀意。

它们沉沉凝固在裴夫人的眉梢唇角,将那丝多年来极少展露的欢颜再?度冲淡。

画卷一寸寸展开?。

左侧那对夫妇的面容,终于彻底映入裴含绎眼底。

那是?一对容貌极盛的年轻夫妻。

他们穿着骑装,装扮几乎有些雌雄莫辨,唯有通过面容能看出?些端倪。他们分外好看,眉目秀丽神采飞扬,说不尽的风流意气一般无二,二人的手紧紧牵着,女子的手腕上,赫然是?一条形制少见的珍珠金链。

画卷已然泛黄,但极度精细拟真的笔触却没有随着时光流逝褪色半分,依稀还能捕捉出?几分熟悉的影子。

裴含绎久久望着画上的夫妻。

永乐公?主的面容在他眼前再?度浮现?,一寸寸清晰,直至纤毫毕现?。

从某些特定的角度看去,永乐公?主的面容轮廓与这对夫妻有三分相似,杏眼更不例外。

果然如此。裴含绎想。

永乐公?主并不肖父,甚至没有继承景氏皇族标志性?的丹凤眼。

很少有人在意此事,宫中也并不是?每个皇子皇女都?生着一双丹凤眼,或是?与父母长?得一模一样。

子女不似父亲,可能肖似母亲,抑或继承祖辈容貌,都?是?寻常事。

看脸从来不是?判断血脉的方式。

此刻,裴含绎终于确信了?自己的猜测。

永乐公?主与皇帝容貌不像,未必是?继承了?贵妃苏氏的面容。

假如皇帝与贵妃本就不是?她的父母,她的父母另有其人,那么一切谜团都?可以得到解释。

穆宗皇帝心腹爱臣,遗诏辅政的顾命大臣,却在皇帝登基后获罪身死?的陈侯。

与他从不示于人前,相传恩爱至极,最后殉情?的夫人。

他们早在二十一年前,皇帝登基的那一年,便化?作史?书工笔上轻描淡写带过的几笔,朝野市井间渐渐淡去的旧日传闻。

皇帝登基的那一年,陈侯夫妇相继身死?。

也是?那一年,贵妃苏氏疯癫,被送至京郊行宫,数年不曾见人,在行宫中诞下永乐公?主。

——如果当年陈侯夫妇,只死?了?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