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他迅速而均匀地撒上了这层白色粉末,再次将合金送入烈焰之中。
此刻,卡尔不禁感慨于古代铁匠技艺的局限,不仅在于效率低下,更受限于材料科学的未开化。 当合金在炉火中逐渐泛红,温度达到理想状态时,他迅速用铁钳将其取出,并指示卓坎勒协助固定。 两人默契配合,卓坎勒稳稳夹持合金,而卡尔则一手施展出念动力,金黄色的光芒环绕铁胚。 另一手则紧握铁锤,以千钧之力敲击,每一次击打都蕴含着对完美融合的渴望。 卓坎勒初时惊讶于卡尔对念动力的运用,但很快便调整心态,全身心投入到协助锻造之中。 卡尔的这一施展念动术举动,源于他对念动力运用的突发奇想。 既然念动术是精神力量的一种延伸,那为什么不可以用精神力量去感知铁胚的融合程度? 用念动术来对材料状态的精准感知,分辨是不是一块好材料,从而判断材质优劣与最佳淬火时机。 这一尝试,不仅是他对传统锻造技艺的革新,更是对精神与物质界限的一次大胆尝试。 经过无数次的精准锤击,卡尔审视着逐渐成形的钢胚,确认其已初具他心中理想钢剑的刃形轮廓。 随后,他运用念动力,对钢胚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扫描,确保每一寸都紧密无隙。 这得益于他念力的微妙探查与硼砂辅助下杂质的有效清除,三者协同作用,使得三枚合金钢的融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境界。 完成这一阶段的检查后,卡尔暂停了锻造。 从卓坎勒手中接过铁钳,将钢胚稳妥地送回熔炉进行回火处理。 此时,卡尔胸膛微微起伏,衣衫尽湿,体力已然消耗过半。 但得益于近月来坚持饮用的蕴养汤剂及剑术等体能训练的强化,他的体质显著增强,否则难以承受如此高强度的锻造工作。 见状,卓坎勒心中疑惑难抑,终是忍不住发问:“卡尔,你在锻造过程中,难道不用检查钢胚是否有裂痕便直接进行回火准备了吗?” 卡尔从容不迫地拂去手上的尘埃,眼神中透露出自信的光芒:“我早在先前完成了检查。” 此言一出,卓坎勒一时愕然,喃喃自语:“什么时候检查的?” 随即,他回忆起卡尔在锤击间隙施展的魔法,那橙色的魔力如丝如缕,环绕钢胚旋转不息。 显然,那便是卡尔进行细致检查的时刻。 至于具体的检查细节,卓坎勒明智地选择了缄默。 深知能亲眼见证卡尔的锻造过程已是莫大的荣幸,更不必说提出过分的要求。 稍作休息,两人各自寻椅而坐,待体力恢复后,再次聚首于熔炉旁。 卡尔精准把握时机,于钢胚温度恰好达到淬火临界点时,以铁钳稳稳夹出。 迅速穿戴防护手套,以防炽热火焰的意外侵袭灼伤手。 随后果断将其投入水槽,执行了关键的水淬步骤。 水淬之法,历来被视为双刃剑,既可能铸就绝世神兵,也有可能因温差过大而导致胚体崩裂。 相较于更为温和的油淬,水淬虽风险更高,但冷却效率无可比拟。 而卓坎勒的铁匠铺,显然更青睐于这种直接而高效的方式。 当卡尔小心翼翼地将那半成品的钢剑浸入水槽,进行淬火之际。 刹那间,熊熊烈焰腾空而起,险些将他的额前刘海化为灰烬。 幸而,他早已佩戴防护手套,避免了双手直接暴露于那足以灼伤肌肤的高温之下。 水槽内,气泡翻腾不息,没过多时,卡尔便迅速而稳健地将钢剑自水中捞起。 他运用铁钳,从不同角度细致审视,确认剑身既无弯曲,依旧保持绝对的直线形态。 目睹钢剑展现出的坚韧与硬度,卡尔心中确信,他首次尝试锻造剑器的尝试已然告捷。 他所采用的三枚合钢锻造法,是昔日观摩锻刀大赛的灵感,虽为模仿,却无十足把握能否成功。 然而,无论是得益于某种难以言喻的技艺直觉,还是纯粹的幸运眷顾,他竟然一举成功。 接下来的数日,卡尔将专注于精细打磨剑身,完善剑柄的装饰与装配,并为其开刃,赋予其真正的锋芒。 卓坎勒凝视着铁砧上那柄尚显粗犷、未经雕琢的钢剑,尽管表面尚存细微毛刺与杂质。 但凭借他深厚的锻造造诣,一眼便看出了钢剑已经算锻造成功。 只需后续繁琐的工序与性能测试,便可成就一把利器。 起初,卓坎勒对卡尔那生疏的挥锤姿态印象深刻,断定其为锻造领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