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起来,脑子里想着这件事的前前后后,还有可能会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势力。
左右衡量了好一会,校长才缓缓开口。
“你让周冬齐即刻返回金陵,我再让周冬城调度过来些许参谋基层骨干,支持杨欧文搭建起来一个师部的架子。
给他六个团的编制,师部番号嘛,金陵总院国民抗日独立师。
重庆分院的物资,他们想分就分了,但是重庆分院那么大的地面地下建筑,谁都不准打主意,交还给周冬阳。
就用这个机会,将周冬阳跟杨欧文两人分开来看一段时间。”
校长做出决定之后,立刻找来周冬城,跟他详细解释了前言后果,他是这件事的关键人。
不管是周冬阳,还是杨欧文两人的思想工作,由周冬城做是最合适的。
周冬城震惊了?
校长你?
不是吧,杨欧文是红党过来的,你一开口就给他一个独立师的番号?
“好好挑选你信得过的参谋,给杨欧文搭起来师部的架子,要是你缺人,就开口,我替你跟顾部长开口要人。
杨欧文毕竟不是正规军出身,匹夫之勇没有问题,行军打仗这方面,他是外行。
当然,人是会成长的。
你支援给他的这些个参谋也好,基层骨干也罢,都不能干扰他一个师长的任何决策,一定要给他这个师长真正的独立自主权。
只要他一心一意抗日救国,我就给他这么大的机会,打得好打不好,他都会自己成长起来的!”
校长说的满是真诚,倒是将周冬城感动的眼眶都红润了。
“校长,我知道都是冬阳不争气,让校长你操心了。
组建六个团的独立师,我确实一下子凑不起来这么多的参谋跟基层骨干。
恳请校长帮忙,再给我凑些师团参谋,连排基层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