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奢将建设前期的木材、砖瓦准备好已是半个月后,这半个月里,他忙得脚不沾地,亲自监督每一批材料的采买与运输,眼中时常布满血丝。当一切终于就绪,他第一时间就命人告知吕轲。
吕轲得知后立刻召集了四位工匠负责人商讨建设计划。
当四位匠人第一次见到吕轲所画的精细图纸时无不震撼。
金工马鑫率先开口,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三公子此图堪称精妙绝伦,小民从业多年,从未见过如此周全细致且独具匠心的设计。”
鲁林之前虽见过大概,此时仍兴致勃勃地拿过一张图纸,凑近了仔细端详,眉头微皱,眼神满是探究。
“三公子,瞧这图纸,您是打算大兴土木建房呀?
吕轲微微点头,说道:“率先建设一座小镇,里面的房子供给诸位匠人居住。”
鲁林听后,眼中满是惊喜与感激:“公子大恩,我等匠人能有此居所,实在是幸事。只是这建设规模不小,工程怕是颇为浩大。”
吕轲神色坚定:“浩大是必然,但只要规划得当,齐心协力,定能成功。此镇建成后,不仅可为诸位提供安身之所,更能成为一方繁荣之。”
木工鲁林一直紧盯着图纸上的木材标注部分,此时皱着眉头,挠了挠头,忧心忡忡地开口。
“公子,建房最费木材,这用量跟流水似的,虽说大公子已帮忙备好部分,可往后肯定还得接着补。而且不同用处的木材,像承重的大梁得要质地坚硬、纹理顺直的料子,做门窗的又需细腻轻巧些的,讲究可多了,必须得精挑细选,半点马虎不得。”
泥瓦匠蔡石也凑过来,粗糙的手指在图纸上比划着房屋布局,瓮声瓮气地附和。
“砖瓦那块也是这个理儿,得是质量上乘的,经得住风吹雨打、岁月磨砺,方能让房屋像堡垒一样坚固耐用。再瞧这小镇的布局,道路得宽敞平整,方便人车通行,排水系统更是关键,要是设计不好,一场雨就能让镇里成水乡泽国,这些都得周全考虑呐。”
吕轲微微沉思后说道:“诸位所言,句句切中要害。建材之事,我已和兄长反复商讨,敲定了后续供应渠道,保准无后顾之忧。至于布局与设施,图纸上只是初步谋划,大伙都是行家里手,经验丰富,还得多费费心,仔细参详参详。”
随后,众人围坐于桌前,对着图纸深入探讨起来。从房屋的排列走向,到公共区域的设置;从街道的宽度规划,到排水系统的走向,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吕轲认真倾听每一位匠人的见解,不时在图纸上标记记录。
经过数番讨论,一份更为完善的建设方案逐渐敲定。为了提升效率,吕轲还向吕奢提出了雇佣劳动力的意见。
吕奢安排专人负责材料的进一步筹备与管理,同时在洛邑招募两千劳力。
说到劳动力就不得不说一下秦国的服役体制,秦实行征兵制。据云梦荣简,民年17岁傅籍,成为正(待役者)。
每年在郡县服力役1个月,主要从事上木石工程劳作,称更卒。一生中,轮流在郡县服兵役1年,充材官、骑士、楼船士,在京都或边郡服兵役1年,当卫士或当成卒。
卫士警卫皇宫和官衙,戍卒屯戍边疆(一说材官、骑士、楼船士是正卒,一说材官、骑士、楼船士与卫士、成卒均是正卒)。
不服役时,傅籍者是预备役人员。遇有战事,朝廷临时征发,奉调出战。
吕轲将匠人们分成不同小组,二百匠人每人带领十人,各司其职,明确建设的进度与要求。
在建设初期,场地平整与基础挖掘工作有序开展。匠人们虽辛苦,但个个干劲十足,都盼望着能早日建成属于自己的家园。
吕轲每日都会到工地巡视,鼓舞士气,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并且一边根据现实需求不断完善建设方案。
按照吕轲预先计划,第一批工程为三十间民房、一座木工坊、两座泥瓦坊。
五月,清除施工区域内的植被、杂物等,为后续施工创造条件。
六月,按设计要求挖掘基础柱坑和沟槽。
七月,在基础坑和沟槽内铺设石块、夯实土层等,增强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八月,使用砖石、泥土等材料砌墙,将砖石用砂浆黏结或直接干砌,泥土则分层夯筑,保证墙体的坚固性和稳定性。
对于木结构建筑,按照设计图纸搭建木构架,将木柱、木梁等构件通过榫卯、绑扎等方式连接成整体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