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琅琊榜之假如林乐瑶没有进宫 > 第八十五章:截胡

第八十五章:截胡

未婚夫妻也是不好随意见面的,景琰自上月马场匆匆一见后,数日来十分想念心上人,但也不好真的向盛国公夫妇开口。

还是盛国公慧眼如炬,给妻子使了个眼色,自己则对景琰说:“太子殿下若是不忙,老臣带您去花园走走吧。”

景琰有些心不在焉,但面对未来的老丈人可不敢怠慢,乖巧地跟在盛国公身后走了。

而盛国公夫人微笑着对身边的嬷嬷嘱咐几句,然后就转身朝库房的方向走去:“再去看看小姐的嫁妆,能添点什么。”

“夫人,咱们家准备的嫁妆已经十分厚重了。”

“不是看厚不厚重,而是要看心意。”

“是是,夫人说的是。”

盛国公本来也是在行军打仗方面出类拔萃的人物,只是庆国公因依附太子而风头过剩,而盛国公膝下三子均志不在武,所以常常会忘记金陵城还有他们一家。

一路上盛国公与景琰就军马之事谈得很是愉快,眼看着就要走到曲水亭的时候,盛国公却一拍脑门说忘记了今天闺女的外家也要来人,正是盛国公夫人的嫡亲兄长,怡安的舅舅忠勇侯,自个儿不能不去迎迎。

景琰一听这话,心想以后也是自己的长辈,便说一道回去吧。

盛国公满脸热情地拦了他:“不用,殿下今日劳累,就在这曲水亭歇一歇脚吧,老臣自己去就可以了。”

话音刚落,也不管景琰什么反应脚底抹油地就给溜了,留下少年一个人站在园中有些不知所措。

景琰一步一步迈上台阶,早就听闻盛国公府的曲水亭可俯瞰整座园景,堪称一绝。

但他却无心欣赏美景,因为有一个窈窕的身影就站在他的面前。

“小女参见殿下。”

怡安一身青色襦裙衬得她格外清爽,让景琰想起了江南水乡。

看他没有动作,也迟迟不说话,怡安有些紧张,都要把手里的帕子揉成一团了。

“那张七弦,你喜欢吗?”

景琰笑着开口。

“我很喜欢,听说那颗珍珠还是殿下亲自从东海带回来的?”

“是,一直在我书架子上放着,觉得应该跟你的琴很配。”

“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好看的绿绮式,多谢殿下用心。”

两个人就隔着一张石桌的距离,温温柔柔地说着话。

“我听说……我听说我们大婚之前是不好见面的,之前小殊和霓凰还隔着后墙说话呢。”

怡安曾经听霓凰提过这事,忍不住笑了出来,“我爹娘向来对这些不是很信,殿下信吗?”

景琰下意识地摇摇头,然后说:“我以为你信,不想让你觉得我不在意。”

怡安在之前还有些不明白自己在闺阁女子中除了武功和琴还拿得出手,其他都是平平,父亲虽然位居国公,但因为从不涉及党争,许多年也未得到多少重用,为何太子殿下竟会对她青眼有加。

惶恐许久的她终于在今天定下心来,既然决心与眼前的男子携手一生,是风是雨都要一起度过:“殿下的心意我岂能不知,今生有缘结为夫妻,自然是要恩爱两不疑的。”

少女的声音清脆而坚定,落在景琰的心湖漾起阵阵涟漪,理了理情绪又开口说:“本来我还准备了一杆红缨枪,可是母妃说不好放进聘礼里,所以我就留在东宫了,等……等你嫁进来后看看喜不喜欢。”

怡安一听笑得极为开心,一时间都顾不得母亲再三叮嘱的闺秀礼仪:“多谢殿下。”

两人不好独处太久,怡安便先提着裙角从另一侧走下了曲水亭,在两个侍女笑嘻嘻的打趣声中,景琰看着她慢慢走远。

他沿着来时的路慢慢往回走,突然有一个穿着鹅黄色衣衫的少女盈盈走来:“小女张氏怡泉见过太子殿下,殿下万安。”

她本以为再怎么说太子殿下都会停下来与她说两句话,谁知道景琰居然连看都不看一眼,径直离开了。

“哎,太子,太子殿下,哎呦……”这种把戏景琰都不知道见过多少次了,敢在盛国公府给他未来的妻子没脸,那他也不必手下留情了。

这一幕被站在远处的盛国公夫人瞧见,看景琰的神色除了满意再没别的,但当她看向刻意摔在地上的少女时,就变成了一脸嫌恶:“把大小姐送回二房,告诉二弟妹,若是她管教不了女儿的话,我就去宫里请静妃娘娘指派一位嬷嬷来,想来娘娘是不会拒绝的。”

“是。”

盛国公府二房夫人白氏先是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