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公安调查厅,这三大公安组织的风评……也就那么回事。
而且搜集犯罪集团情报以及间谍活动……说白了不就是卧底吗。他和hagi还有班长谁想不到啊,不过是心照不宣没有明说罢了。
如果敏子她只是发现了某个犯罪集团的蛛丝马迹,那只要通过小田切伯父上报就可以,根本不需要等到几年后她自己进入警察厅警备局。
所以合理推测,难道是她自己想要对付某个未知的犯罪集团?那么动机呢?
有一点可以肯定,迄今为止,敏子的身边没有出现过任何可疑的人或者监视的迹象,至少他在敏子身边的时候没有,否则他一定会发现,这点警惕性和观察力他还是有的。排除掉潜在危机,难不成根本不存在这样一个犯罪集团,完全是他臆想的?
不对,松田阵平敏锐的直觉告诉他,自己似乎发现了一些更深层的东西。敏子她选择成为警察的真正原因,既不是背锅的自己也不是她对伊达班长所言的对小田切伯父的崇拜,而是以目前的他甚至小田切伯父的地位都无法撼动的存在。
这个时候的我并不知道自己暴露了什么。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的心思完全放在了我的第一篇根据某柯tv版和剧场版改编的推理小说里。
我过了一遍自己目前解锁的剧情,一个特别篇和警校篇还有两部剧场版,我谨慎地选了其中我最熟悉的一部剧场版m4开始下笔。
一个星期后,我完成了初稿,在被系统嘲笑小学生文笔兼流水账后,我恼羞成怒地撕了初稿,将系统关禁闭了三个小时。
第二次下笔我谨慎了许多,用上了大量生动的描写来提升文笔,力求身临其境,然后又被狗系统嘲笑本末倒置,说我人物对话僵硬,案件的许多细节更是给人一种生搬硬套应付读者的感觉。
系统激情辱骂:【都给了你剧场版照抄都不会抄,真是我带过的最差的一届宿主!】
我无言以对,就像种花家的某些编剧给了原着照抄都抄不好,我现在反过来也是一样菜的抠脚。
这样下去不行!
我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这日,日本知名推理小说家工藤优作收到了一封厚厚的匿名信件。信封上只写了一行字“工藤优作先生敬啓”。拆开后发现是一沓稿件。
稿件上是打印出来的文字,工藤优作浏览了几行便意识到这是一篇推理小说,而且是新人作者写的。
这不是他第一次收到新人作者的推理小说作品,他的读者里就有一些受到他的小说啓发,从而开始尝试着创作推理小说的新人,他们也会把自己的第一部 作品寄给他让他斧正。但那都是先寄到出版社,再由出版社的编辑带到工藤宅。
自家的住址并没有曝光,相反由于新一年纪还小,工藤优作和工藤有希子对于住址的保密性更加慎重,那么,今天这封匿名投递稿件的不知名作者又是如何知道自己家的地址的呢?
会特地用打印出来的稿件,是不想留下笔迹让自己认出来,,那会是自己认识的人吗?
工藤优作来了兴致,开始认真地阅读这篇文笔还很稚嫩的推理小说,然而读着读着,工藤优作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江户川柯南的七岁小男孩,然而作者对这个男孩的种种描写都带着浓浓的违和感,大人口吻的内心独白,高超的推理能力,甚至是“江户川柯南”这个化用的名字。这位小小的男主角给工藤优作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大人的灵魂被塞入了一个小孩的身体里。
更让他惊讶的是,他从中看到了一个人的影子,他儿子工藤新一。
工藤优作试着拿新一的行为模式代入江户川柯南,奇异地发现几乎没有多少差别。有了这个切入点,再回过头看柯南寄住的山崎侦探事务所,山崎侦探和他的女儿和佳奈还有分居的大律师妻子,和佳奈的财团大小姐朋友樱子,胖胖的茶风警部……
哪怕改了名字也很有即视感呢,工藤优作露出趣味的眼神。
理论上来说,作者应该是和新一很熟悉的人,如此才解释的通他或者她能够这样了解新一。但工藤优作明里暗里调查过后,却无法从自家儿子的朋友里找出这样一个人来,难不成是新一偷偷交的朋友?
工藤优作藏起了最后那页附着电子邮箱地址的稿子后,把他儿子叫来了书房,将其他的稿件塞给他,笑眯眯道,“新一,今天收到了一位不知名作者的作品,很有意思,你不妨也看看吧。”
现年11岁的工藤新一狐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