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在镜中看到前任日常生活后 > 荷塘

荷塘

荷塘

戴明月在云苍山拍戏,何夕近水楼台,只要一得空便去兼职助理,每次去都会带些瓜果糕点饮料等农场産品。

何夕去了几次后就发现戴明月确实没说谎,片场的演员中,只她一个人仅有一个助理。

这天,晴空万里,她打了些果蔬汁跟小点心送到剧组,原本神色恹恹的大家夥立马来了精神。

还没到开工时间,何夕坐到戴明月的保姆车里头,跟她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

“我发现你现在好能干啊,怎么什么都会做,你要开个账号拍点视频,肯定火。”戴明月吃着只她一人独有的杨枝甘露。

炎炎夏日来一份清凉可口的糖水最舒服不过了。

何夕轻笑了声,见她嘴角沾上椰奶,便凑近吻了上去,边吻还边轻声说:“我能不能干你晚上就知道了。”

戴明月瞪大了眸子,唔了一声,拉开她,诧异道:“你竟也会说这种话。”

回答她的是更加激烈的吻。

今天要拍的这部分戏几乎是全剧高潮,是最精彩的部分。怀导的武侠片与传统武侠片不同之处在于,他更多偏向于女性之间的过招,戴明月跟沈青岚都不是武打演员出身,但她们都有舞蹈功底,再加以小半年的武术培训,剧中展现出的场面不是血流成河,残酷的厮杀,而是追求诗意美感,并未刻意营造武打片大开大合的“形”,而是通过一些能够代表中国元素的场面营造“意”。

拍摄这段竹林打戏,没有特效,几乎用的都是较低级的技术。选择在云苍山上的竹林拍摄,是因为这片竹林里刚好有空地能够放置巨大高硕的起重机,要将两位主演吊到约二十米的半空中,二三十名工作人员从不同方向拉,踩在竹枝上完成打斗,这个镜头主要是为了展示武侠中轻功的部分。

选择在竹林,也是由于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各种美好寓意,在剧中,也借用竹林的幽静自得来表达悟道参禅,将武学与哲学融为一体,整个画面绿涛碧浪,铺翠叠绿。

怀导为求真实,全程都要求两位主演亲自出演,没有替身。

竹林戏的最后一个镜头是戴明月从二十米的高空中降下来,当时那个场面看得何夕胆战心惊,她浑身的防护措施只有钢丝,不论看上去还是真实情况都十分危险。这样不依赖于电脑制作拍摄出的电影更为还原,也更能考验一个演员的多方面能力。

现在网络世界中,充斥着大量采用抠图丶ai丶拼接等后期手段的视频或者电影,不再采用实景拍摄,全都在棚里完成。要是哪部剧用了实景,也能被观众夸赞半天,可见观众也更想看到实打实的具备真实感的镜头。

这场戏拍了三个多小时,结束时正好夕阳西下,大家都拿出手机纷纷拍下林间落日时刻。

一位演员指着林间的光束说:“我知道这个,是达利园效应。”

这话一出,逗得大家纷纷捧腹大笑,有的也开始调侃起来。

“明明是吊桥效应。”

“是光环效应!”

······

沈青岚倚在竹子上,蜜蜡似的光罩在她的脸上,她嘴角勾起一抹笑:“我就说你们没文化吧,明明是丁达尔效应。”

何夕附在戴明月耳边说了句:“也叫耶稣光,上帝之梯,象征着救赎丶神圣。”

戴明月望着一道道的光柱出神,有个什么被她遗忘的念头或是记忆呼之欲出。

拍完戏,戴明月没回酒店,跟何夕一起回了小田居,反正明天还有一组荷塘的镜头要到这边来拍。

何夕担心她被威亚勒出来的伤痕,一进屋就让她把衣服脱了。

果然,她的腰上丶大腿根全是青痕。

何夕心疼得不行,让她躺床上休息,戴明月摸了摸自己的后腰跟腿,却说:“很奇怪,我竟没觉得有痛感,难道是我感官失灵了?”

何夕拿了药膏,轻轻按压着,问:“这里疼吗?”

戴明月摇头,她有些不好意思道:“不疼,其实之前你当助理那会儿我也没觉得多疼,刚开始还以为是不严重,但吊威亚的时间久了疼痛会加重,我倒好,现在反而一点痛处都感受不到了,你快掐一下我,让我看看能不能感受到。”

何夕轻轻掐了下她有青痕的那块肉,问:“这里呢?”

“有感觉,奇了怪了,而且我发现我只要受了伤,这些伤口就会愈合得非常快,我之前拍戏嘛,手不小心被划伤,五六厘米的伤口,流了血,哪知道还没等找来医药箱,那道口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