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伪蜀山弟子在香江 > 六 初次筑基

六 初次筑基

且不甘,还想继续,但只觉心焚如火神慌意乱,一时间只觉有些头晕眼花,眼前似有金星乱闪。至此,王睿知道,此次筑基不能再坚持了,否则很有可能会陷入魔障,得不偿失。

隔窗望去,窗外星隐月落,天边已现微白,不觉间一夜已悄悄过去。王睿下了床,在地上来回走动两圈,活动活动身体,去洗了把脸又回到床上躺下,闭上双目暗自思量。

“唉!自己把事情想的还是太简单一些。本以为融合了道士的记忆,也就算得上半个神仙,可以凭此创下一片基业,摆脱掉王家的阴影。却没想到神仙哪有那么好做的?如果任谁都可修真,那么内地有那么多所大学的学者,包括民间研究道德经等古籍者大有人在,岂不都能从中悟出点什么?都去做了神仙?要知道那些人中可是藏龙卧虎,渊深博智之辈大有人在,从道德经等古籍中领悟出点东西并非不可能。”

想到这里,王睿不由得无声一笑,笑自己把问题想到太过简单。

“但不要紧,此路不通尚有它法,那道士百二十年的修真生涯可不是修假的,内中小法门尽多的是。”

小聚灵阵,很简单却很效,在世俗界也可操作的一个小修真法阵,这就是王睿虽然筑基不成,却没有灰心的原因。只不过布那阵法还需要做些准备,待天明就去吧!王睿慢慢思量着,不觉间已入梦中。

敬告诸位者一声,本书背景时间微做调整,文中从一九八九初始,前文会一体修改,给诸位带来的不便还请谅解...

《少清宝篆--筑基篇--紫府少元心经》!由峨嵋开山祖师长眉真人传下,经峨嵋历代祖师加以参悟整理的筑基心法,此法的源头直可上朔至三十三重天外天之太清圣人处,其神妙渊深不言而喻,勘称修真界最顶阶的筑基功法之一。

从道士许青木的经验记忆得知,这《少清宝篆》即使在峨嵋剑派第多达七千余众的第六代弟子当中,也不是谁人都有机缘得到真传,其间得传此法的弟子勘勘将至三百之数,无一不是派内各宗尊长最最看重的传人,其比例二十比一都不到。许青木能名列其中,自然因他是青阳真人唯一的隔代弟子,灵云宗内定的第六代掌宗传人。

王睿逐渐深入的融合着道士的记忆碎片,唇边禁不住又浮出一丝笑意。了解的越多,他就越发觉得道士倒霉,觉得己身幸运,这可真是福祸由天定,半点不由人。谁能想到大富豪的一夜风流,竟会有如此幸事落于王睿之身,简直奇妙已极。

收拾心情,王睿凝心静气,盘膝正坐,集中精神往那漂浮在识海虚空的书册探去,只听得“轰”的一声巨响,湛蓝的识海虚空已经现出一篇金芒闪映的篆体文字。当然,这些收心静心,盘膝打坐等如何利用精神力去探察文字的小常识,都是王睿融合的道士记忆所得知。

“窈窈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心如赤子,纯如婴儿。收精养性......”

以道德经内容起始的百多字,全是讲求如何收精养气聚气合神等等,若不是融合了许青木的记忆,这玄之又玄的一篇文字王睿怕还真不知道是讲什么。现在自是不同,现在体悟着这篇心经,王睿却是清楚明白的了解了其中含意。毕竟从某种程度来讲,这只是重温一篇早已做过千百遍的功课,理解方面自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但理解归理解,操作是操作,任怎么说,这里毕竟是世俗界的香江,而不是修真者们的蜀山界。两个地方的灵气聚集程度直是天差地别,如同一条小河与无边大海相比,直不可同日而语。蜀山界内轻而易举达成的事情,换到世俗界却是千难万难,王睿筑基便是如此。

吞吐紫气,聚气练精,精满结丹,乃至丹碎孕婴,元婴离体,直至分神大乘,肉身飞升,这是无数修真者万千年下来总结出的一套系统修行之法。

简单点区分,修真就是由聚气、练精、结丹、碎婴、分神、大成、飞升等七个阶段组成,其中聚气与炼精为同一境界,可合称为筑基境,故此在修真界常有修真六境的说法,说的就是以上六个阶段。

虽然上古也曾有过不修元神的巫祖一族,修真界更是时有传闻几百数千年间又有多少多少天纵奇才的另辟蹊径,不修元神而成仙成魔,道法无边更胜正统修真者不知凡几。但那毕竟只是传闻,亲眼目睹着却无一人,故此元神大道仍为大多数正邪修真者的不二法门。

王睿现在首要进行的,就是先行开始聚气,也称之为引气,顾名思义就是把游离在天地之间的灵气引入体内,在丹田中加以凝炼提纯,以化为真元力留与己身,待到真元力什么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