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 第44章 送锅上门

第44章 送锅上门

第44章 送锅上门

立冬的前一日, 方念真进了知州府,给郭知州上门做锅子。

她从“锅里捞”店里挑了个性子稳妥的人带着,又带了两口鸳鸯小锅, 四种底料都带齐了。

知州老爷好不容易能吃一次她店里的锅子, 可不是得一次多尝点口味嘛。

这日定的是午餐吃锅子,方念真直接拿来了店里备好的菜, 到知州府后厨一装盘就行了。

为了美观,她还特意削了几个紫萝卜, 用自制牙签扎成花朵的形状进行摆盘。

纯肉丸子丶香菜肉丸丶雪白色的鱼丸;猪肉片丶调过味的排骨块丶猪耳朵丶猪蹄;素菜是萝卜丶白菜芯丶南瓜丶各式菜干丶豆腐丶土豆片和长长的土豆丝。

没错,她终於设计出了简易转笔刀一样的刀具,拜托石大哥打制出来,虽然削出来的土豆丝还不够细,但总算是像面条一样长长的了,涮在辣锅里好吃极了。

还有两种鱼片, 方念真将鱼片得薄薄的, 这两种鱼都是没什么小刺的, 再将大刺剔除,这样几乎入锅两秒就熟了。

在后厨准备的间隙,方念真还做了一道炸酥肉, 这也是她打算在立冬当日上新的菜品。

刚出锅的小酥肉很是酥脆,入口还有些烫,旁边还摆了一小碟用孜然粉和辣椒粉混合的调料。

因为今日府上的两位小公子也一同吃锅子,怕他们吃不得辣,方念真又上了一碟番茄酱,蘸着酥肉也是好吃的。

知州一家人把酥肉吃了一半, 方念真这边就开始招呼后厨上锅底和菜了, 琳琅满目摆了整整一桌子。

方念真带来的小二机灵地上前给几位贵人都盛了一碗“猪肉松番茄汤”, 肉松是方念真自己炒的,用不了几斤肉就能炒出一大锅,只是颇费些功夫。

为了防止吃太热,方念真特意跟严氏提了,屋子里炭不要燃太多,不然吃出汗了,得了风寒就不好了。

吃锅子之前先喝一碗热乎乎的酸甜番茄汤,郭知州只感觉身子一下子就暖起来了,胃口也打开了。

方念真没办法把店里一长条的调料桌都搬过来,就依着她的了解,调了几种不同口味的蘸料。

郭知州当然是主攻辣锅,严氏虽然平时爱吃酸甜口,但是这火锅,她确是偏爱稍稍有些辣味但又不呛的酸菜鱼锅。

两位小公子尝了一口辣锅里的肉片,辣得眼泪汪汪,喝了银耳羹才觉得好多了,於是二人不再惦记爹娘爱吃的,就主要吃番茄锅和大骨汤锅了。

吃太多肉有些腻了,还有店里的爽口小咸菜——泡菜可以解腻,一家人大快朵颐,吃到中途,外面居然飘起了雪花。

“下雪啦,这是今年新云州的第一场雪,好啊,瑞雪兆丰年。”郭知州笑容满面,索性叫人开了一扇窗用来赏雪景。

窗外恰有红梅含苞待放,再配上漫天飘扬的鹅毛大雪。

“美景配佳肴,甚好,夫人,可否小酌一杯?”郭知州小心翼翼地提着要求。

前些日他不小心宿醉了一回,吐在卧房里,惹得严氏大怒,赶出去睡了好几日不说,酒更是已有半月都未沾一口了。

严氏轻擡明眸,“看在老天爷下雪的面子上,就给你喝一小杯吧。”

於是,郭知州得了最小的一个杯子,若是大口喝,怕是一口就能喝完杯中酒了,可他舍不得,只用嘴唇一点点地抿。

严氏又看向方念真,“念真,你也坐下一同吃吧,咱们都不是外人,看你站着我都吃不好了。”

方念真便在离桌一丈远的距离,坐了下来。“我便不一起吃了,在店里试菜我都试饱了。”

郭知州喝了酒,心情美得不得了,话也多了起来,“我在府衙都听说锅子的故事了,你呀,鬼点子真多。”

方念真忙站起身行礼,“让大人见笑了,没想到,这随口编的故事都传这么远了。”

“你坐下,坐下,我知道的,为商之道嘛,但是你也得适度,像这种故事,千万不要套到具体的人身上,也要提防别人的手段,别让故事越传越离谱了。”

方念真听了郭知州的话语恍然大悟,是了,若是有恶人借此生事,责任倒都是在她身上了,果然还是得当官的深谙此道。

“多谢大人教诲,民女谨记在心。”

一家人吃完火锅,方念真给郭知州和严氏上了酸甜适口的果茶,给两位小公子上了两碗研磨得极细的香甜南瓜羹。

“看两位小公子没有吃主食,这火锅饱腹挺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