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乃黄花》第四十六章招魂
在一三七八年元月时候,朱元璋正式改南京为京师,四月下令罢建中都,这个凤阳城在一三七一年时候刘基就进谏不适合建都,可是朱元璋没有听。
由于朱元璋和老臣都是淮西出来的,他们都觉得在凤阳建都,成了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那么家乡人不就有好日子过了吗?
结果朱元璋老家实在是太穷了,要不是他以前也不会去要饭。凤阳是前江后淮,以水可漕的小地方,仅仅是几十万的工匠民工军队吃饭都成问题,还不说加上从南方各州府动用的百万人组成的烧砖,采石的各类役夫来此的后勤供给难题。
为了建都就需要大量的强征土地,王公贵族曾机在里面倒买倒卖,让当地物价飞涨,这样让凤阳的当地百姓日子过得就更苦了,要不是以前电影上有个花鼓唱的,“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到有九年荒。”说的原来是这么回事。
这些歌让等着老家人给自己歌功颂德的朱元璋非常恼火,他非常后悔没有听刘基的极力反对,停建中都。其实让朱元璋难以启齿的是,建中都的工匠把怨气都发在工程上,朱元璋在视察工地时候,发现屋脊大殿上被画了符咒,这些东西不是公然谋害皇家人员吗?朱元璋把参与的工匠全部处死后,心里也落下了阴影,万一那个犄角旮旯被下的咒没有被清除干净,住进去可是很危险的。
由此朱元璋就更思念刘基,他不仅有可以添福还可以有帮消灾的本事,没有了刘基这些风水安全的事情没有人可以帮他做了。
经过这次停建中都的壮士断腕教训,朱元璋更是太思念刘基过盛了,急着召回刘琏回朝工作,任监察御史,隶属于督察员,是正七品的官职。刘琏在这个位置上体现了刘基的本事和才华,虽然不容私情的纠察百官的官邪,或是露章面劾,本来是一个得罪人的工作,可朝野上下对他都是一片赞誉。胡惟庸手够不着整他,他这个官职相当于现在的□□第八纪检监察室的处长。
朱元璋看刘琏短短世间工作如此出色,急于把他培养成像刘基那样的大才来帮自己,就想着让他到基层锻炼,有了州县地方治理的才能和经验再重用。于是把才在应天工作了半年不到的刘琏任命为,江西承宣布政使司的一名右参政,是从三品,一下子官提四级,这个提拔速度明眼人知道下一步就是入主中书省了,自然而然就被胡惟庸一党视为了眼中钉。
朱元璋想到刘基生前说过的刘琏最好不在胡惟庸手下干活,为了安全就把刘琏安排到地方。没想到胡惟庸这么多年在中书省工作,在朝廷的机构改革合并中,在各地已经安排的人尽是他的党羽。
在应天胡惟庸还真的要忌讳陷害刘琏被锦衣卫等给抓住把柄,现在刘琏被安排到地方,正好称他心如他意。他非常积极的呼应把刘琏举荐到江西承宣布政使司,那是他铁杆党羽的地界。刘琏到任后,急于忙治理民政事务的工作,都没有通知在龙虎山修炼的刘萱,觉得他们之间的身份要避嫌。
在刘琏的头上,有江西承宣左右布政使,和左参政是他的上司,他在江西官场上是排老四的位置。他到任后,那几个人先是按照胡惟庸的策略,想把他拉到胡惟庸一党,特别是胡惟庸的走狗死党沈立本,韩士原看拉拢不成,就撕破脸谈判,“要么归附胡惟庸,要么参你罔顾人命,把让人家败人亡证据交予中书省。”
刘琏嫉恶如仇的说:“我受皇帝的委托,参政江西,只知道报国不知道其他,我不怕有什么把柄落在你们的手中,你们的狼狈为奸我定当报与圣上,让圣上来定夺。”
大家撕破脸的当晚沈立本和韩士原马上换了一副面孔认错,给刘琏道歉,拉着他一起喝酒,刘琏以为他们认识到错误改邪归正,同时也想搞好同僚的关系,放松了警惕就去赴宴。第二天早上,在大家刚开始到布政使司工作时候,来上班的刘琏突然面部扭曲的大骂沈立本和韩士原后,当众跳井自杀而亡。
刘萱和宇初坐在茶馆的一张桌子上,他们已经从那些秀才了解了刘琏是大白天当众跳井而亡的,这样有如此多的人证可以证明不是别人推入井中,或是被人害了扔入井中制造的自杀现场。
刘萱觉得案件非常蹊跷,自己的兄长自己是了解的,绝对不会自杀,那么这里面是被谁给布的局?下的套呢?
两个人在分析案情后,宇初要和刘萱一起去,可是刘萱在悲痛中迅速成长,她理智的站远了视角看问题说:“你觉得席真人是不是已经算计到我哥哥的这次意外,专门给我这本《魂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