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五十一章
很快司徒琛就知道了荣国府发生的事情, 京城中的流言就是他夫人散播出来的,不仅如此,他还没有搬出荣禧堂, 平时与官员来往中, 还以荣国府的当家人自居。
司徒琛都无语了, 他觉得上次他将贾政叫来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他现在不仅没有搬出荣禧堂,还散播对恩侯不利的流言算是怎么回事?
皇帝的探子这边很快也有了动静, 将荣国府最近发生的事情都说与了皇帝。
皇帝知道了贾母故意装病让贾政窃据正堂, 就是想把荣国府的人脉都交给贾政,至于最近弄出来的事情,起因还在他这里,他看在代善的面子上想给贾政升官, 然后贾政以为他这个皇帝看重他, 老四也要拉拢他, 上次老四找他谈话,他却以为是拉拢,老四提醒他注意名声,结果就制造了孝顺的流言, 再踩了恩侯夫妻一脚。
皇帝知道贾家真实情况后, 气得脑袋抽抽地疼, 让人把四皇子叫了来。
“事情查得怎么样了?”皇帝问道。
“这流言是贾政的夫人王氏散播出去的,至于为何散播这样的流言,儿子还在查, 不过, 儿子已经提醒贾政让他搬出荣禧堂,他却没有搬, 儿子在想是不是他不想搬离荣禧堂,故意散播恩侯不孝的流言,好继续窃据正堂。”司徒琛道。
“你看看这个。”皇帝把探子递来的密信递给了司徒琛。
司徒琛看完密信上的内容后,顿时无语了。
“父皇明鉴,儿臣拉拢谁也不可能拉拢贾政呀,之前彻查内务府的时候,这贾政就闹出了不少乱子来,儿臣是疯了吗?怎么成拉拢他了?”司徒琛连忙向皇帝陈情。
“你当时是怎样提醒他的?”皇帝问道。
“儿臣先晾了他一个时辰,然后才告诉他正堂不是随随便便乱住的,儿臣还怕他听不明白,又补充提醒了他,他虽然是孝顺母亲住在荣禧堂,但是也得顾及外人的眼光,如若名声不好对他的前途也无益。”
皇帝沈默了,如若老四是这样劝说的,那贾政是怎样理解,老四是在拉拢他?正常拉拢会先晾着拉拢人一个时辰吗?
皇帝沈默了许久,才道:“归根结底,还是朕看在代善的面子上,想给他儿子升官的原因,既然如此,这官位也莫要升了。”
“父皇英明,说实话,儿臣觉得恩侯不差的,金陵路远,走水路要一个月左右,这一月都在船上,确实辛苦,恩侯也没有说辛苦,直接带着荣国公的棺椁去了金陵,足以见得他的孝顺,他在金陵辛苦守孝,还要受他弟弟的诋毁,父皇不知道,我问起恩侯的时候,这贾政就明里暗里说了恩侯不少的坏话,说他娶妻之前十分的荒唐,去了金陵之后,没有人管着,怕又会荒唐行事。”
“恩侯什么时候荒唐过了?恩侯也就颓废了一年,那一年他长子没了,妻子也难产去了,恩侯心里苦,这才醉生梦死,如今娶了新媳妇,也已经走出阴霾了,怎么就荒唐了?”皇帝十分不满。
“说来恩侯也是一个可怜人,居然被亲弟弟诋毁。”司徒琛叹了口气。
“哼!这事儿是谁造成的还不是一目了然的,史氏偏心,尽让恩侯受委屈,代善才走半年,朕都还没有走出哀伤,史氏知道朕想升贾政官后还想着大办一场,恩侯受了这样大的委屈,总要敲打敲打。”皇帝压抑着火气道。
贾赦在金陵可不知道京城发生的事情。
贾赦看着账房先生查出来的账就生气,这些分配祭田产出的族老们借着职务之便中饱私囊,真正贫困的亲族们过得苦兮兮的,这些族老们一个个富得流油。
“我就说这么多年过去,贾家也没有出上几个有用的人才,族中这些银钱都被贪墨了,亲族们为了谋生活,怎么有工夫念书,一个个蛀虫,就想着眼前的利益,完全不管贾家日后的发展,真是气煞我也。”贾赦气得不行。
荣国府和宁国府的祭田加起来有五六千亩地,这些地里的产出,可都是给族中了的,还有宁荣二府在金陵的生意,其中一半的收入也给了族中,给了这么多钱,这么多粮,最后的结果就是这样,贾赦怎么不生气。
贾赦觉得不能放任下去了,得另外想想办法。
“恩侯,咱们出去游河吧,你好不容易回金陵一趟,不见见秦淮河不是白来了吗?”王子胜过来邀请道。
贾赦拒绝了,“我还在给老爷守孝呢,这时候去不合适。”
“恩侯你想什么呢,我们自然是知道你的,我们只是秦淮河上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