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被他忽然发难吓了一跳,宣武帝自五岁起便一直养在她身边,她还从未见过宣武帝这样。
但她很快便缓过来,不悦地蹙起眉头,训斥道:“皇帝,你真是翅膀硬了,若没有哀家,你以为你能坐上如今的位置?”
宣武帝深吸一口气,这些年太后一直用当初扶持他上位的这一点拿捏着他,皇后之位他都不能给自己最心爱的人,按照太后的意思立了林家女为后,现在,她还想用这个来裹挟自己。
“母后,儿子感念您多年来的培育之恩,但昭宁是朕的女儿,也是您的孙女,朕理解你偏疼钰儿一些,但,您也不能不考虑钰儿有没有那个能力。”
他说完,放下茶盏,准备起身离开。
想了想,又补充道:“若母后想长住宫里,不再去镇国寺祈福,有些事还是少管,否则,朕不介意亲自送母后离开。”
长安城的日子看似风平浪静,但实则,却暗流涌动。
孟元正因为杨晓的事,宣武帝也一直没提让他回边关,而是将顾景川派了过去,他则闲赋在家。
朝堂风向一变再变,有不少人已然开始揣测,究竟谁才是宣武帝心中的储君人选。
转眼间,科考结果已然出来,苏清淮这个苏家最不起眼的庶子高中状元,反倒是苏侍郎悉心培养的两个儿子,都纷纷落榜。
他阴沉着一张脸,看向夫人的神色格外难看,“当初都是你,我都说了,那孩子前途无量,你怕他挡了你这两个蠢货儿子的前程,一直压制着他。现在好了,他高中状元,又有昭宁公主照拂,日后定能走得比我还高还远!”
苏夫人闻言,也不悦地蹙起眉头,冷笑道:“姓苏的,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怎么想的!当初你不也怕得罪昭宁公主,所以眼巴巴的将人送出去换自己前程坦荡?!怎么,现在看到苏清淮高中状元,你又后悔了?”
“再者,我打压他又如何?这么多年你为他们母子说过一句话吗?你还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不是苏清淮那个小贱种被昭宁公主带走,别说参加科考了,他连你苏府大门都出不了!”
“啪!”
苏侍郎被苏夫人说中,恼羞成怒地扬起手便给了苏夫人一巴掌,“要不是你心思恶毒,容不得家中庶出子女,我儿又怎会流落在外!”
他说着,拽着苏夫人就往外走,“你现在就跟我去昭宁公主府,给清淮赔礼道歉,请他回来!”
苏夫人被打蒙了,直到被苏侍郎拽着往外走她才反应过来,是以,她猛地挣开苏侍郎的桎梏,两人扭打在一起。
最后,苏侍郎衣服被扯破,苏夫人发髻被扯散,两人脸上多多少少都挂了彩,若不是苏大郎正巧回来拉开俩人,只怕这两个人能打到天黑。
“爹,娘!你们都多大年纪了,风风雨雨过了这么多年了,怎么临到老了,还打起来了呢!”他蹙眉问道。
他确实不聪明,但也大概能猜到这两人为什么吵架。
无非就是三弟高中状元,可如今三弟已经是昭宁公主府的人了,当初母亲为了省事,在白典军来接王姨娘时,毫不犹豫地将人送走。
这就导致现在他们想拿捏苏清淮,让他乖乖为这个家谋好处都没有他的软肋。
“你还好意思说!要不是你和你二弟没出息,我这个当娘的,又何至于费尽心思为你们谋划?”苏夫人也恼了,虽然刚和苏侍郎打了一架,但也丝毫不影响她训斥这个没出息的儿子!
“够了,成天吵吵吵,没完了是吧!”苏侍郎也冷静下来了,此时他拿出了一家之主的威严,对苏夫人道:“你去准备些东西,一会随我去一趟公主府,务必要将这母子二人给请回来!”
他扫了一眼苏大郎,想了想还在外面只知道喝花酒的苏二郎,只觉苏家前途一片灰暗。
唯一的希望,还被他拱手送出。
悔不当初,实在是悔不当初!
苏夫人虽不情愿,但还是乖乖去准备了。
当初他们都是从小小县令,一路走到京官,经历过起起落落,她其实心里也清楚自己这两个儿子不是读书的料,但,她作为孩子的娘,还是想为他们去争一个光明的前途。
一个时辰后,苏侍郎和苏夫人提着礼品,出现在昭宁公主府门口。
苏侍郎对门房笑得谄媚,塞了一吊钱给门房:“劳烦小兄弟通传一下,本官带夫人前来接苏清淮回家,到底是一家人,哪能一直这样叨扰公主呢?这也不像话,你说是吧?”
门房鄙夷地扫了他一眼,心道三郎君高中之前,怎么不见你们来接人,怎么现在人高中状元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