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可真浓厚,感觉一进来,学问都要长进几分。”他一边说着,一边对姑娘们眨眨眼。
,!
就在周修缘沉浸在书院的学术氛围中时,一位身着浅蓝色长裙的女子走了过来。女子手持一把绘有兰花的折扇,面容姣好,眼神中透着聪慧与自信。周修缘眼睛一亮,对身旁的姑娘们说:“你们看那位姑娘,长得可真标致,还透着一股浓浓的学术气息,我去和她打个招呼。”林悦儿无奈地叹了口气:“周公子,你这见一个爱一个的毛病,什么时候能改改啊?这可是在书院,大家都是来交流学术的。”周修缘笑嘻嘻地说:“悦儿,我这是去结交朋友,说不定人家姑娘对学术的理解比我还深刻呢,咱们交流交流,共同进步。而且,说不定还能从她身上获得一些独特的学术思路。”说完,便朝着女子走去。
走到女子身边,周修缘清了清嗓子,说道:“姑娘,您好啊!在下周修缘,今日有幸在这书院遇见姑娘,真是缘分。姑娘这手持折扇,漫步书院的模样,比这书院的书卷气还要浓郁。”女子转过头,看到周修缘,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一个甜美的笑容,说道:“原来是周公子,久仰大名。小女子名叫苏慧文,今日来书院,是为了参加论道大会,向各位前辈学习。”周修缘眼睛盯着苏慧文,继续说道:“苏姑娘,您这一笑,简直能让这书院的阳光都变得更加明亮。我看姑娘气质不凡,定是学识渊博之人。不知姑娘对此次论道大会的哪个议题比较感兴趣?”苏慧文笑着说:“我对诗词和哲学方面的议题比较感兴趣,我觉得诗词是情感与智慧的结晶,而哲学则能让我们对世界和人生有更深刻的思考。”周修缘点头称赞:“苏姑娘说得极是,这诗词和哲学,就像两颗璀璨的明珠,在学术的天空中闪耀。而姑娘您,就像这两颗明珠的守护者,充满了智慧与才情。我周修缘对诗词也略有研究,对哲学也有一些自己的见解,不如我以这书院和姑娘为题,作一首诗如何?”苏慧文微笑着点头:“公子若有此雅兴,小女子求之不得。”
周修缘立马摇头晃脑地吟道:“书院清幽韵悠长,蓝裙姑娘意飞扬。折扇轻摇添雅意,双眸灵动映书香。才情恰似繁星灿,学识犹如瀚海茫。与君共品学术美,岁月悠悠梦亦香。”苏慧文听了,不禁拍手叫好:“公子好诗,将这书院的氛围与小女子都描绘得栩栩如生,且诗词中尽显公子对诗词的热爱与对学术的追求,公子过奖了。”周修缘得意地笑着:“苏姑娘过奖了,主要是姑娘太美,又有才情,给了我无尽的灵感。对了,苏姑娘,您对诗词的意境营造有什么独特的见解吗?”苏慧文说:“我觉得诗词的意境营造,要注重情景交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情感的细腻描绘,让读者能身临其境,感受到诗词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比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短短十个字,就勾勒出了一幅雄浑壮阔的塞外风光图,让人仿佛置身其中。”周修缘听了,连连点头,“苏姑娘所言极是,我也有同感。诗词的意境,就像一个神秘的花园,每一位诗人都是这个花园的园丁,用文字种下情感的种子,开出绚烂的花朵。”
两人正聊得火热,赵文轩又凑了过来,看到周修缘和苏慧文聊得开心,心中嫉妒得发狂,阴阳怪气地说:“周修缘,你又在这花言巧语哄骗姑娘了,你那点学术水平,我还不知道,就别在这儿丢人现眼了。”周修缘转过头,看着赵文轩,脸上依旧挂着笑容,说道:“赵公子,这学术水平的高低,可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在场的各位都是学术界的精英,自有评判。而且,我与苏姑娘交流学术,是真心欣赏她的才华,不像有些人,只会在一旁嫉妒,却拿不出真本事。你要是有本事,也和苏姑娘探讨一下诗词的意境营造,让大家看看你的实力。”周围的人听了,纷纷附和,让赵文轩和苏慧文探讨。赵文轩脸色一阵白一阵红,他知道自己在诗词意境营造方面的理解和苏慧文相比可能还有差距,要是真探讨起来,输了可就丢人了,于是支支吾吾地说:“我……我今日身体不舒服,不想探讨。”说完,便灰溜溜地走了。
周修缘继续和苏慧文聊天,得知她对诗词的格律、用典等方面也有深入的研究,两人越聊越投机。周修缘笑着说:“苏姑娘,不如和我们一起四处逛逛书院吧,人多交流起来也更有意思。而且,我身边的这些姑娘们,她们对学术也都很感兴趣,你们可以互相交流交流。”苏慧文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于是,周修缘带着十六位佳人在书院里四处参观。他一会儿和苏慧文探讨学术问题,一会儿又给其他姑娘们讲解书院的历史典故,还时不时地吟上几句诗,逗得大家笑声不断。他在人群中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