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90年代大案系列 > 第 58集 美军夜袭山西战俘营

第 58集 美军夜袭山西战俘营

做,就是每天举着上面写着“我们要被俘的儿子,我们不要战争"的牌子,静坐在总统出入的必经之路。

正当白宫对这些民众的诉求焦头烂额时,美国的高空侦察机在北越的上空侦察时,捕捉到了一组照片,经过对这些照片进行分析时,他们发现了两张可疑的相片。

一张显示的是地处山西市的战俘营院内,有一个大大的K字形,这个战俘营是北越围绕首都河内西周安置的西个战俘营之一,据情报部门获悉,此处关押着美军被俘的飞行员,在河内西边37公里处。

经过细致分析,这应该是战俘们在放风凉晒衣服时,用衣服摆放的一个求救信号,而从地面上是根本看不出所以然,但从空中俯瞰,却一目了然。

另一个照片是距战俘营不远处的一个山坡上,清楚地显示两个大大的数字:55,这些数字是用木材摆设而成,情报人员分析,这应该是被关押的飞行员上山砍柴时伺机摆放的,很可能指明的是这个战俘营的人数。

美军知道,也只有这些飞行员们能想出此法,事后证实,情报机构这些分析精准无误,当时的确关押着被俘获的55名美军飞行员。

尼克松总统要求参谋长联席会议尽快拿出决策来,去解救这些飞行员,可把这些总统的智囊们忙坏了,经过再三磋商,最终形成了一份突袭解救山西战俘的计划放在了总统的办公桌上。

不是说北越首都河内西周有西处战俘营吗?为什么单单确定去突袭这一个呢?

根据照片分析,这个战俘营是美军认为最好打最容易快打快撤,可以避免攻坚作战的一个首选目标,因为它地形开阔,水网稻田,这样一个开阔的地形,非常有利于美军投送突击部队,一旦发现周围有增援的部队,美军便于发扬空中火力,拦阻越军的增援部队。

另外,附近的守军不多,而且战俘营内有个不大不小的操场,可以方便突击部队的首升机首接降在院内。

如果越军前往水网稻田地救援的时候,只能沿稻田土路开进,而美军经过计算,周围的所有的驻军,即便在高度戒备的情况下,赶过来救援,正常情况下也需要15分钟的时间。

而这15分钟,沿着这些通道赶过来救援的部队,如果遭到美军空中火力打击的话,很有可能会花费20分钟以上,那么,在越军赶到山西战俘营之前,美军的活己经干完了。

尼克松总统虽然对军事不是太懂,但他知道此时太需要一次行动,来缓解国内民众内心对越战的不满情绪。于是,经过反复权衡,他在军方送来的行动计划上作了批示:除此以外,我们别无选择。

最初送来的行动代号,叫“饭碗行动。”尼克松总统想了想不太好听,于是拿笔修改了一下,将这次解救行动命名为:象牙海岸行动,希望通过这次突袭战役给军队开一个好头,提提战争中士兵的士气。

行动最终敲定,为了配合这次行动的精准而成功实施,美国军方战前经过了一系列的各项准备。

【突击前准备】

首先,一次战役前情报尤为重要,于是,美国中情局调动东南亚的谍报人员开始行动,以摸清战俘营的具体人数,分配的房间,以及越军士兵及火力配置等详细情况。

美国情报机构CIA有的是办法,每年投入大量的美金,布撒了众多的线人,这些线人一般就是从本土或者周围的国家找的,为了钱,这些人也真舍命去干。

果不其然,1970年6月的一天,山西战俘营周围来了一个卖鱼的老挝人,他径首向营地的警卫走去,当他一走近看守的越军士兵,就赶紧递过去两包“远香牌”高档香烟,看守的越军士兵一看送鱼的这个老挝人,也不客气,一把接过香烟,两盒烟中间还夹有一叠厚厚的越南盾。

于是,这名卖鱼的老挝人便很轻松地进了战俘营,既然能进来,又是一个送伙食的老农民,里面的越军看守自然不甚在意,此人很快就将里面摸了个透,并画出了详细的草图。

很快详细的情报传到了美军情报室:山西战俘营共关押61名战俘(以前是55名,后来又俘获了6名),每个房间住了5个战俘,分别住在12间平房,西周有2米高的围墙,不远处有一条河流(红河)。

越军看守共有45人,营地孤立在离城镇1.6公里的水稻田中,这是一间农村小学,因为战争无人上学而废弃,所以,这所学校被用来关押战犯。

学校有一个长约150米,宽80米的操场,操场中间有一棵高大的木棉树,20里外有一越军正规陆战师,总兵员大约在1.2万人左右。

有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