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90年代大案系列 > 第90集 开封“2·10”特大抢枪杀人案侦破纪实(1)

第90集 开封“2·10”特大抢枪杀人案侦破纪实(1)

界。

一时间,河南省全省范围内的车站、码头、机场,城市的大街、小巷,农村的麦场、井房……等交通要道,以及歹徒可能藏身的区域,都能看见全副武装的公安民警。

城市干道,旷野乡村小道,警车穿梭,警笛声声,一场围剿搜捕的战斗己经打响。

正当堵截组,搜捕组有序进行之时,现场省厅的王亭长和勘查技术人员又回到现场,进行更为细致的现场勘查分析。

案发现场的射击俱乐部位于滨河路北边,坐北向南,门前是一条人行道。

射击俱乐部的正门是卷闸门,一进大门就是前大厅,西北角有一收费吧台,而前厅的东北角原是放电视机的处所。

前厅向北有一个小门,走过小门后,是俱乐部的大厅,穿过大厅继续向北就是射击场了。

值班室位于大厅的西南角,室内的南边靠墙处有一个沙发,也是值班员老陈平时休息的地方。

而被盗的保险枪柜就紧邻沙发的东边。

从现场的攀爬痕迹判断,罪犯是先剪断东边的煤场的大门铁锁,然后进入案发中心的外围,而俱乐部和煤场之间有一个楼梯,歹徒是先通过楼梯上去后,再翻过院墙,进入俱乐部院内。

据院内大厅外墙边的现场脚印推断,由一个罪犯搭人梯从墙上空调机的缝隙向内窥视,不料一下子惊动了此时正在前厅看电视的老陈。

这时,老陈出于职业的责任心,立马开门出去查看情况,却被几名罪犯突然勒住脖子,然后捂住老陈的口鼻,将其拖入值班室,由于老陈拼命反抗,后被歹徒锤杀而死。

然后,他们从陈忠敬身上搜出大门钥匙,打开正大门的卷闸门。

由于案发在正月初五,虽然己经是深夜,但周围仍然会有人走动。

于是,歹徒当时并没有立即行动,而是从射击场内搬了一张桌子,踩到桌子上又原路从墙上翻了过去。

几人等到了夜深人静时分,再次从外面打开卷闸门,将值班室存放枪支弹药的保险箱抬走,顺带盗走了电视机,并将吧台翻找后,将其中180多元现金全部盗走。

厅外院落内墙边发现了22枚足迹,墙头上发现了脚蹬的脚印,大厅内的足迹己被犯罪分子用墙边的拖把清扫的干干净净。而在正大门外的路边,汽车轮胎的印迹却清晰可见。

为了进一步从现场找到更多有价值的痕迹物证,省厅立即指派经验丰富的省公安厅痕迹老郑和法医专家赶赴开封。

虽然开封市己经提取了22枚足迹,但是辨认的条件不行,不是仅一部分掌印,就是掌印模糊不清,没有一个是完整的。

经过几个小时的连续工作,经验丰富的老郑终于把22枚不完整的脚印,通过拼接比较,确定了这些脚印系三人所留。

也就是说犯罪分子为三人团伙作案,这是一个重大突破,不仅如此,老郑又接着通过足迹给这三人歹徒进行“画像”,初步得出结论:

一号歹徒身高大约1.7-1.73米,年龄27-30岁左右,中等稍胖,走路端正,没有内外八字,行动干脆利索。

这家伙穿的鞋是香港雅特路牌青年式单皮鞋,九成新,开封本地商店有卖同一品牌鞋。

二号歹徒稍高一些,身高大约在1.72—1.75米之间,27岁左右,中等偏胖。

三号身高在1.71-1.77米,年龄约20-30岁,体态中等。

也就是说,三个罪犯年龄、身高、体重几乎不相上下,均为30岁以内的年轻体壮的男子。

因为鞋子本地鞋店有出售,说明歹徒很可能就是本地人,排除外地人流窜作案的可能性。

对于大门口人行道上车轮胎印记的技术勘查,由开封市刑科所的技术人员负责完成,也取得有价值的物证支持。

现场发现有三种车胎印记,经过调查和分析,一个是报案人的汽车,还有一个是公安局的汽车,第三种车胎印有倒车痕迹。

因为歹徒是从正门将重达百公斤的保险柜和一个电视机盗走的,必定有交通工具,而且,车必须要将车后厢倒过来,才能装运,所以,第三个轮胎就是歹徒车辆所留。

于是,技术人员重点调查这个倒车的轮胎,通过对其轮胎间距,胎冠宽度以及花纹的综合分析对比,确认歹徒所用的交通工具,是一辆“昌河”或“松花江”“长安”之类的小型面包车。

车辆的确定对于以车找人的侦破思路关系重大,为了捉实这一证据,技术员又找来交警大队熟悉车辆的同志进一辨别,统一了认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