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
话音刚落,侍卫急切喊道:“殿下,绝对不是来找公道的!”
“臣来禀告时,宫外己聚拢数百人之众。”
“更有百姓从各方冒雨赶来,预计不下千人!”
请您速取虎符调兵,并遣送信使通告戍卫军,否则为时晚矣!
---
夜雨倾盆,雷霆交加,扶苏撑起油纸伞,在一名心腹伴随下快步朝宫门行去。
“殿下,这是要往何处?”
王菱华在侍女陪伴下迎面走来,“我听说城内有人作祟,包围在宫门前……”
扶苏目光严肃,“妃子勿传谣言,城中何来乱民。”
“本宫亲自去看一看。”
王菱华拉住他的手臂,焦急道:“不要涉险,君子不应自陷危局。”
扶苏坚定回答:“本宫心底无愧,何惧之事?”
“你照看好孩子,很快便会回来。”
那随行者轻轻点头安抚,随后紧随扶苏离开。
“来人,护驾!”
见劝说无效,王菱华急切调动宫中的护卫,微弱灯火下兵甲铿锵。扶苏回身扫视,厉声命令:“尔等皆退下,勿扰百姓。”
侍卫们面露困惑,停步驻足,却仍不动如山。
那随行者微笑道:“各位忠勇令人敬仰,只是还请理解殿下调和之心。”
“所有责任由本侯承担,必要时舍命相护。”
他向着淋湿的侍卫作揖,与扶苏一同出了宫门。
“让开。”
门外士兵列队警惕,听到命令后盾牌排布,让出一条通道。
人群躁动片刻后涌向前,雨水将每个人浸得湿透,豆大雨点敲打脸庞。
“太子殿下。”
有人首先喊道,立刻伏地叩首于积水之中。
仿佛引起连锁反应,众百姓相继跪拜。
一道刺眼闪电撕裂夜空。刹那光芒中,扶苏目睹一张张沧桑面容。
秋寒冷雨浸润全身,他们默默无声,形成一幅震撼画面。
“众位父老乡亲,请起。”
扶苏飞奔上前搀扶一位老人。
“殿下,我辈有言敢进献。”
老人低沉开口。
“站起来再说。”
“来人,准备衣食、姜汤。”扶苏招呼背后。
老人用力挣脱他的手,再次跪伏:“殿下乃万民希望所托,乞请藏锐自保,待时机成熟再耀世显赫。”
周围传来整齐呼
“施行宽厚仁政、减税降役己迫在眉睫。如果本宫辜负了天下人的期望,甘愿受万民谴责!”
她缓缓点头,随后目光转向咸阳宫的方向。
不知道秦始皇得知今晚的情况会怎么想呢?
“统领,我们是否要集结人手去阻止那些 ?”
“来不及了。”
屋顶上,赵成正密切注视着不远处的动静,这时左校尉的话突然吓了他一跳。
“混账!”
“你见到 在哪里了?”
“都给我回去,我要进宫紧急启奏。”
赵成愤怒地呵斥着部下,飞快地从屋顶下来,翻身上马朝着咸阳宫疾驰而去。
没有人比他对始皇帝的身体状况更了解,哪怕说句大不敬的话,太子扶苏极有可能即将继承大位。
这时候反对他,无疑是自找死路!
在咸阳宫中,烛光摇曳,夜风吹进御书房。赵成披着蓑衣站在殿内,脚边水渍渐现。快速说完所见所闻后,他恭敬而安静地站着不敢出声。
“朕就如此不得人心吗?”
始皇斜卧案几后,略显疲惫。
“这恐怕是朕自寻讽刺吧。”他似笑非笑地说着。
赵成不知如何接话,只能静待指示。
嬴政站起身来,在地图前默立片刻,“你说,未来我的江山会怎样?”赵成心慌不敢回话。
书斋内只闻到长叹:“朕为天子己久,但今日西海分崩,寡人还有何颜面称至尊?”
“陛下此言太过了。”赵成感到无力恭维。“我儿扶苏深得人心,定能承父之志。”赢政不再言语,只吩咐赵成离开。
夜凉如水,赵成从廊间走出,一阵冷风吹过打个哆嗦。
“陛下……咳咳!”听到身后的咳嗽声,赵成等待着,等声音平复后再匆匆离去。
隔日早朝,朝堂依旧井然有序,似乎什么也没发生。老臣蒙义原本要弹劾某官员权谋不当,此刻也不再提起,因昨晚宜 发生的事情己在坊间传开,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