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短暂的寂静,紧接着,此起彼伏的咂舌声便响了起来。
“我的个老天爷,这柳家和林家到底啥来头,竟能得六皇子亲自送礼?”一个穿着粗布麻衣的汉子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一边说着,一边还拿手肘捅了捅身旁的人。
“谁说不是呢!我在这京城住了大半辈子,还没见过几个能得皇子青睐的人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摇着头,眼中满是惊叹,“看来这两家往后定是要大富大贵,飞黄腾达咯!”
几个妇人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着。“那林家姑娘可真是好命,原本就是个农家女,这下嫁进柳家,还攀上了皇子这高枝。”其中一个妇人眼里带着几分羡慕,酸溜溜地说道。
“可不是嘛,以后柳家在这京城,走路都能昂首挺胸,谁还敢小瞧了去!”另一个妇人附和道,眼神里满是向往。
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好奇地张望着那些贺礼,嘴里嚷着:“娶新娘座上堂,娶新娘,喜洋洋!”
这些议论声如同涟漪一般,迅速在四周扩散开来。柳家门口热闹非凡,大家都在猜测着柳家和林家未来的辉煌,而这份来自六皇子的贺礼,就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彻底打破了邻里间原本的平静,让所有人都对这两家的未来充满了遐想 。
随着婚期临近,柳家加紧布置新房,红烛、喜字、新床、锦被,处处洋溢着喜庆。林家也在为林晓的出嫁做最后的准备,一家人忙碌又幸福。终于,三个月过去,在一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吉日,婚礼的大幕缓缓拉开。
婚礼当天林晓心情复杂,感叹自己两辈子做人还是第一次结婚,心情还真的挺紧张也挺激动的,这时候林母和大嫂黄氏进了屋子,大嫂关上门,林母从怀里掏出一本书递给林晓。林晓接过那本书,脸“唰”地一下红到了耳根,眼神慌乱地往四周瞥了瞥,确认没人注意后,才小心翼翼地将书藏进了嫁妆箱子的最底下。她低着头,声音细若蚊蝇:“娘,我知道了。”
大嫂黄氏走上前,轻轻拉住林晓的手,温柔地拍了拍:“晓儿,别怕,每个姑娘都有这一遭。文方是个顶好的人,他会疼你的。”说着,她从袖兜里掏出一个精致的荷包,塞到林晓手里,“这是大嫂给你准备的,里面装了些压箱钱,虽说不多,也是大嫂的一点心意。”
林晓眼眶一热,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紧紧握住大嫂的手:“大嫂,谢谢你,这些年多亏有你照顾家里。”
林母看着女儿,眼眶也红了,抬手轻轻抚摸着林晓的脸颊:“晓儿,娘知道你紧张,可这是喜事,你得开开心心的。到了柳家,要孝顺柳家老爷子,和妯娌们好好相处。要是受了委屈,可别一个人憋着,一定要告诉娘。”
林晓用力地点点头,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娘,我都记住了,你和爹也要保重身体,家里有什么事,也一定要告诉我。”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欢快的锣鼓声,迎亲的队伍似乎已经到了。林母深吸一口气,强忍着泪水,挤出一丝笑容:“好了,不哭了,今天可是你的大喜日子。”说着,她和大嫂一起,帮林晓整理好凤冠霞帔,仔细地检查了每一处妆容和配饰。
一切准备妥当后,林母拉着林晓的手,最后叮嘱道:“晓儿,去吧,好好过日子,娘盼着你和文方好好的。”林晓再次点头,在大嫂的搀扶下,迈着略显颤抖的步伐,缓缓走出了房间,朝着她全新的人生走去 。
林晓刚迈出房门,便听见迎亲队伍里传来柳文方清朗的声音,带着几分焦急与期待:“晓儿,我来接你了!”这声音直直钻进她心里,让她原本慌乱的情绪稍稍安定了些。
大嫂陪着林晓走到正厅,只见柳文方身着大红喜服,头戴金色簪花,意气风发地站在那里。他一看到林晓,眼中瞬间满是温柔与惊艳,快步上前,却在看到林父林母时,又顿住脚步,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礼。
林父眼眶泛红,声音略带哽咽:“文方,我把晓儿交给你了,你可要好好待她。”柳文方郑重地点头,掷地有声道:“岳父大人,岳母大人二位请放心,我定会用生命护晓儿周全,让她一生幸福。”说完,他从怀中掏出一只精美的玉镯,轻轻牵过林晓的手,将镯子套在她纤细的手腕上,轻声说:“晓儿,这是我特地为你寻来的,愿你我情比金坚,永结同心。”
林晓看着那温润的玉镯,又抬眸望向柳文方深情的双眼,羞涩地点点头,嘴角忍不住上扬。在众人的簇拥下,柳文方小心翼翼地将林晓抱上花轿。
一路上,花轿随着迎亲队伍晃晃悠悠,林晓坐在轿内,听着外面热闹的锣鼓声、欢呼声,心中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忐忑。
到了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