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老赵的退休生活 > 第130章 同学来了

第130章 同学来了

到了农场,屁股还没有坐过,张慧兰的电话又追了过来:“我不联系你,你就不知道主动联系我吗?还是以前那个死样子,从来不知道主动联系别人。免费看书就搜:完本神站 wanben.info”

老赵就笑:“你就说啥事情嘛?”

“退休了还能有什么事情,今天有事没?没事打牌。”

老赵就拍了在农场的图片,发了过去:“我在乡下休养生息呢”。

张惠兰还是不相信,挂了电话,又发了视频过来:“前几天才知道你从q市回来了,刚才我跟老陈和老于打过电话了,约好一起玩的。”

老赵就转着手机,让他看外面的景色:“我真的在乡下,不骗你的。”

张惠兰却是穷追不舍:“那你发个定位过来,我们过去,反正天天也是没事的。乡下转一圈,还能溜溜腿。”

老赵开玩笑:“我在这吃饭还靠自己烙饼呢,你们来了连饭都吃不上。”

“干这些事是我的长项,你不用管,尽管发定位就是。”张惠兰直接包干了。

老周就无奈发了定位,又给任老师说了几个同学要来的事:“你得改个称呼,叫任会计吧,反正他们也不认识。”

任老师却说:“那不妥。上次在天天渔港吃饭见过面的,怎么会不记得?再说了,我都不在乎你在乎啥。”

老赵死活不肯:“那更不行。要么,就说你是老板,要么你就去和委师傅他们一起干活。”

任老师却不搭理老张,戴上遮阳帽,自己袅袅婷婷的走了。

老赵回来以后,老于他们约过几次打麻将的,但老赵只去了一次,老周病着,还带了外孙回来,知道老赵没多少空闲,后来就开始干农场的事,自然就玩的少了。

其实,对于大多数刚刚退休的人,转转公园,玩玩麻将,打打扑克,或者跳跳广场舞,是最普通不过的娱乐形式,有的人孙子大了,收入好一些,每年也会抽出那么几天时间去旅游。但旅游不是常态,还要看自己的身体状况、收入状况,有些人孩子们混的不如意,还要拿退休工资给孩子们给点补贴,有些人本人退休工资就不高,一个月两三千的收入,想出去,也只能是想想而已,活着,首先是吃饱穿暖,身体无病,才能考虑其他。就如老赵他们小区里,每天吃过午饭和晚饭后,总有老人骑着电瓶车或者三轮车,戴着口罩和手套翻垃圾箱。在老赵的印象中,捡垃圾的,应该是那些生活贫困潦倒的人,但老赵看到的都是穿的整整齐齐,收拾的利利索索。甚至,在老周的眼里,他们衣服的整洁程度还要超过老赵。

老赵就有些不解,问老周:“那都是些什么人?”

老周不屑的回答:“什么人?都是相邻小区的老人。有两个,还是我们以前单位的同事。别的干不动,孩子们又没工作,日子还得过,不捡垃圾干什么?那个白大力,以前还是我的组长,你见过的,据说是儿子得了大病,现在是即养儿子又养孙子的。”

老赵就唏嘘不已。就理解了老周嘴里,平平安安活着的意思。

老于他们还是来得很快,打完电话不到一个小时,就过来了,而且还大包小包的拎了不少东西,有各种荤素熟食,蔬菜水果,更有意思的是,还拎了两个大西瓜。老赵就开玩笑:“你们没有看到吗?沿途路上都是卖瓜的,你们还从城里带瓜来?”

张惠兰笑着说:“那是老陈买的。我说了,乡下的瓜又便宜又好,他不相信。”

几个人先是在房子内外里里外外转了一圈,老于说:“在这个地方养老还真行,不错。”老陈只是习惯性的笑着,张慧兰却怪老赵:“你不是说这里什么都没有吗?这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缺了哪一样?麻将桌都是斜口的,还说什么都没有,啥意思?”

老赵就只是笑。

“你真打算在这长住呀?”老于又问。

“那还能咋的?几个朋友非要让我来,就先来看着呗。”老赵说。

“我真是想不通你这个人,退休工资至少是我的两三倍,还这么折腾着挣钱。挣这么多,死的时候花不完怎么办?再说了,前几年你搞养殖,栽了那么大跟头,怎么还干?还是没有摔疼吗,你这个头,怎么说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非要硬碰吗?”

老赵只好说:“我只是来给人家看几天,哪还有精力和实力搞这个,算是找个事干吧,闲着不也是闲着吗?”

张惠兰却说;“老于这个话不对,谁还会嫌钱多?老了,承认老了是对的,但有能挣钱的机会还是要挣两个,我们单位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