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回老家,老赵和任老师的日子就随性了许多。免费看书就搜:我的书城网 wodebooks.com
早上一起去锻炼身体,要么回来了再做早餐,要么在外面吃一点再回来。上午出去转,市场、公园、商场,都是临时起意,没有刻意的目标。下午却不出门,这个季节的c市是五彩斑斓的,各种花次第开放,连树叶都有了层次感,但也是最热的,两个人就猫在家里随意说着家常。
任老师还是有些八卦。不经意间就问老赵家里的过往,老赵也有些改变,不似以前一样避而不谈,而是问什么说什么,但只是就事论事。
自然就说到了父母和赵天亮。对于这些往事,老赵过去秉承的是家丑不可外扬,极少向外人提及的,即使说有人好奇,老赵要么是王顾左右而言它,置之不理,要么言简意赅的怼回去,但对任老师,却有了说的欲望。
先说的是赵天亮,任老师问的也有意思:“如果说你哥来了,要不要请他吃顿饭?”
老赵就眼睛一瞪:“你闲的?”
“那为啥呀?”任老师故意装糊涂:“不是说,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吗?难道你们不是亲的。”
“唉,你这个人啊,好奇害死猫,知道不?”可自己又忍不住就说起来:“他这个人呀,怎么说呢?有一种刻在骨子里的自私。做什么事,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赵梅他们说的,只是挑选了一些对于她们来说,最刻骨铭心的事情吧了。这些年来,我也常常在想,为什么一母同胞的兄弟姊妹,就会有他这么一个奇葩。”
“那为什么?”任老师就不失时机的问。
“他虽然是男孩子里面的老大,但上面有赵惠他们三个姐姐,据说还有两个没有养活的,老父亲快四十岁了,才有了他这个儿子,从小就被当成宝贝的。寻常人家,但吃的穿的用的都得先紧着他来,这应该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五十年代末,胆小谨慎的父亲,又说错话成了右派,被斗怕了,还下了乡。他刚高中毕业,父母就在乡里给说了个媳妇,按照父母的说法,还是乡下好,没有城里那么多的勾心斗角,就想让他在乡下扎根。但他自己,还是偷偷招工走了,和他那些同龄人相比,就又觉得自己短了精神,这也许可能就是说母亲一碗水没有端平的起点吧。”
“母亲是城里长大的,自然明白城乡生活的差异。下乡以后,母亲就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我们的教育上,不管家里日子如何苦,如何穷,只要愿意上学,都要想办法送到学校去。母亲说:他们这辈子就这样了,能够改变孩子命运的,除了读书,没有别的。
“父亲去世以前的情形,我也只是听母亲和几个姐姐偶尔说过。其实,家里的变故虽然是从父亲去世开始的,但矛盾却积蓄了好久。”
“按赵天亮的想法,我们三个小的,就不应该再上学,而是应该和村里其他的孩子一样,早早的去生产队挣工分。每年年底队里决算,我们家都是负的,要倒交粮款的。所以,母亲就从几个工作的儿女手里要。”
“但母亲还是供我们上学。赵琴是高中毕业后78年恢复高考第一批考走的中专生。赵梅则是在上高中的时候,让去招工的人一眼看中挑走的。而赵天亮呢?本来是可以招工的,可母亲不仅不许去,还给他说了个农村媳妇,这就是一碗水端不平的开始。也是家里开始闹矛盾的主要原因。”
“因为这个原因,他就以为这一切全是父母造成的,所以就一直记恨。之所以对我们这个态度,大多数的时候,无非是发泄心里的这股怨气吧。只是做事的方法过于极端。把对父母的不满,发泄到了我们头上而已。”
“说到底了,都是穷惹的祸。也是上我们上学惹的祸。其实,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这么倒过来,这句话用到他身上,真的是很恰当的。这些年他过的也不容易,他家农转非以前,他一面上班,一面种地,还是挺辛苦的。当初打我,是因为不想失去他在乡下的几个帮手。对赵梅动手,也有赵梅嘴上不饶人的原因。说实话,对他,我已经没有多少感觉了,好像天生八字反冲,六亲不靠。”
“那你现在还生他的气吗?”
“小学生的问题。怨恨这个东西,本身就是一粒种子,要看他如何发芽生长。人都有七情六欲,自然就有了喜怒哀乐。但是,处理好了,就是一种积极努力的动力,反之就是自毁一生。反观他这一辈子,因为对母亲有怨恨,所以,就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寄托用在了自己孩子身上,一方面千方百计挤兑我们,另一面又毫无底线溺爱自己的孩子。但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