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老赵的退休生活 > 第233章 五味杂陈

第233章 五味杂陈

事实上,老赵的心里,想的并不是这一件事。免费看书就搜:你阅读 niyuedu.com等了半天,也没有收到老尚的回信,老赵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主动拨打了电话。

电话倒是接通了,也是老尚接的,但老尚只是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我现在有事。”就挂了电话。

老赵心里就明白了,事情并不是卢海说的那么简单,按照老尚的性格,如果说最终有了结果的话,因为自己上次打过电话的,肯定会第一时间回过消息来,一直没有回电话,那只能是没有最终结论。

还有卢海说的何明的事,虽说心里早就打定了主意,不会过问的,但思绪这个东西,并不是说和墙上的开关一样,摁下了断开,灯就不会亮。它会时时在你的脑海里反复的盘桓着,且如蜘蛛网一般,延伸出许多线条来。

这么些年了,经过了这么多的事情,老赵心里早明白这一个道理,在绝对的利益面前,什么感情都不值得一提的,别说那些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了,自己经历过的还少吗?

当兄长的那一拳打在他身上的时候,母亲去世唯一的兄长不来发丧的时候,当自己在别人眼里还是多余的时候,当自己所有的对亲情的精心呵护成为理所当然的时候,老赵真的是很心酸的。就连和自己最亲的赵梅,为了自己儿子说出你是舅舅你不管谁管的时候,老赵心里真的是五味杂陈,如果,我不是现在的我,还是那个在乡下种地的自己,赵梅还会这么说吗?

友情也是如此。不只是卢海,在g市上班时,有一个同事,在自己分管的科室当了十几年的科员,工作能力还是不错的,表现也是不错,可每次有调职的机会,总是差那么一丁点,还是老赵力排众议,给提了副科的,老赵走的时候,也成为那个部门的负责人。让老赵感到意外的是,老赵离开g市后,那个人就和人间蒸发了一样,别说是见面,连个电话或者信息都不曾有过。后来的老赵,因为工作原因,还是回过几趟g市,和老同事们有过几次聚会的,但还是没有见过那个人的身影。倒不是老赵图谋知恩图报,而是现实社会中,这种老母鸡变鸭的事,实在是数不胜数。

实在是想不起来卢海是从哪里知道的这个消息,唯一的可能是老周说漏嘴的。老尚还没调来的时候,两家还有来往,卢海一直出主意羊场要政府补贴的,要老赵想方设法利用自己的关系,一次,两家人在老赵家里又说起这个事,老周顺口说过一句:“要不找老尚想想办法?”老赵把老周当场怼了回来:“人家又不是c市的领导。”

……

可就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头破血流后,自己还是心存侥幸的,总是有那么一点奢望,哪怕是一点没有丝毫利益相关的纯粹的情分,也会让自己欣慰的。

可是,终究是奢望,终究是没有。

终究还是一个俗人啊,还是放不下。老赵不由得一声叹息。

房子的事,虽然给任老师说了,他相信,任老师是会认可他的意见的,但女儿不见得认可。在一定程度上,女儿的情商更加纯粹,你不就我一个女儿吗?相互离得近一点,彼此有个照应,不是应该应份的吗,我需要上班,养家糊口,你退休了,迁就我,不也是正常的吗?年轻的时候是工作离不开的,现在退休了,自由了,日子还算是过得去,选择这个离自己近点的地方养老,有什么不可?所以,如何说服女儿,变买为租,还真是这个问题。

卢海又打来了电话,好像两个人头天刚分开一样,说的很是理直气壮:“出发了没,哪天到,要不要我去接站?”

老赵就哭笑不得了:“我什么时候答应你回去?”

“老同学啊,这次真的过不去了,真的需要你帮忙,如果说,我以前有做的不合适的地方,先给你道个歉,我们一起把眼下这个事处理了,好不好?”卢海的语气近乎卑贱。

“老卢呀,这个事不是我不帮忙,而是真的帮不了,你我都是退休的人,人走茶凉都应该清楚的,现在和过去不一样。还有,老何的事情,不管是对于法院还是他,都是一种意外。但这个事总归是事出有因的,你们想为死者多争取些利益,心情我理解,但是你们想过没?法院是讲究公平的地方,他们面对的社会舆论不会比你们小,或者说,早都有应对这种事发生的预案的,只是不巧碰到了老何而已,那么,从对方的角度讲,首先是要考虑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给公众舆论一个合理的交代,这是底线,作为老何的家属,现在要做的事情,不是找人托关系,而是就事论事,维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没有人会冒这么大的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