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老于上学时候的功底还在,在同期报道的五十多个新员工中,老于虽说是肄业,毕竟是上过高中的人,在貌似公平公开的岗位分配考试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分到了电工岗位,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那个年代的县办企业,应该是企业改制大潮中最早的一批,比如火柴厂制鞋厂毛巾厂这一类,大多都是昙花一现的。
老于所在的厂子是建材厂,磕磕碰碰的坚持到千禧龙年,政府要组建建材集团,就把全市类似的小厂子归在一起抱团取暖,成立了建材集团。建材集团又维持了几年,最终还是破产了。
而这个时候的老于虽说正是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时候,可年龄在那摆着,被归入了可以提前退休的行列,一气之下,老子就提前内退了。
这一年的老于四十八岁,开始领取每月一千二百元的生活保障金。
本来,老于是打算去打工的,好歹不说自己还是有手艺在手的,可最终还是选择了待在家里,原因很简单:老于下岗那年,父亲病倒了,瘫痪在床,兄弟姊妹五人中,唯独老于是闲人,快七十岁的母亲,同样体弱多病。兄弟姊妹几个坐在一起商量了好久,其他人每月给老于三百块钱,让老于伺候老父亲。
从那个时候开始,老于就正式,进入了家庭老妇男这个行列。
喜欢老赵的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