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黑科技手套,超维具现 > 第2章 就这样,登月了?

第2章 就这样,登月了?

月壤质地松软,行走在上面,每一步都会留下深深的脚印,仿若时间在此刻凝固,将足迹永久留存。

林信放眼望去,一座巨大的环形山映入眼帘,那便是赫赫有名的南极 - 艾特肯盆地(South Pole - Aitken basin)。

它是月球上最大、最深的环形山,首径约 2500 公里,深度可达 13 公里。

站在远处眺望,其规模之大令人震撼,仿佛是宇宙巨人盛怒之下在月球表面砸出的巨大脚印。

盆地底部崎岖不平,布满了因陨石撞击形成的小陨石坑,以及在漫长岁月中隆起的山脉,犹如一片历经无数次战火洗礼后的废墟,默默诉说着月球曾经遭受的惨烈撞击。

不远处,是贝利环形山(Bailey crater),首径约 295 公里,是月球上最著名的环形山之一。

环形山的边缘高耸陡峭,形成一道险峻的悬崖,在阳光的斜射下,投下长长的阴影,为这片荒芜之地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环形山内部相对平坦,宛如一个巨大的平原,但仔细观察,便能发现平原上同样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陨石坑,这些坑洼是月球遭受无数次撞击的见证者,它们默默记录着岁月的沧桑变迁。

还有齐奥尔科夫斯基环形山(Tsiolkovsky crater),首径约 162 公里。

其形状较为规则,呈圆形,宛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环形山的中央峰高耸入云,在月球的低重力环境下,显得格外壮观。

从空中俯瞰,中央峰周围环绕着一圈圈的同心环山,犹如岁月留下的年轮,记录着环形山形成的漫长历史。

据推测,它可能是在一次威力巨大的陨石撞击后,经过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逐渐形成的。

林信驾驶着空天战机,找准一处相对平坦的区域,缓缓下降。

在下降过程中,失重感依旧如影随形,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战机的起落架缓缓放下,底部的缓冲装置也进入待命状态。

当战机的起落架接触到月球表面的那一刻,林信感受到了轻微的震动,这股震动打破了长久以来的失重平衡,空天战机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