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黑科技手套,超维具现 > 第19章 火星基地1号初成

第19章 火星基地1号初成

火星的薄暮为奥林匹斯山镀上铁锈色的边,林信靠在基地外的岩石上,看着自己的倒影在量子通讯基站的蝶形天线上晃动。′咸·鱼/墈*书,王· `毋?错\内¢容\

十二组天线正以斐波那契角度缓缓旋转,将手中的建造枪映成流动的光刃。

"太空舱主体结构完成度 98.7%,正在生成第三层气凝胶保温层。" 大海的声音从头盔内置扬声器传来,带着机械音特有的韵律感。

林信抬头望向施工现场,纳米流形成的银色光带正自动编织梭形舱体,建造机器人正在进行加固处理。

他忽然注意到舱体表面浮现出细密的蜂窝纹路,那是大海根据今早检测到的沙尘暴数据,自主优化的抗冲击结构。

靴底的震动传感器突然传来低频震颤,这是地基加固的信号。

林信站起身,看见 12 道蓝色光束从舱底射出,在红色岩土层中勾勒出螺旋状的加固路径 —— 大海己根据 28.7 米深处的玄武岩断层数据,自动将纳米流成分调整为含金刚石纤维的合金溶液。

全息投影在他视网膜上展开,显示着地锚以 0.03 毫米误差精准刺入岩层的动态模型,整个过程如精密钟表般运转。

"通讯基站全功率运行,太阳系同步协议己激活。" 大海汇报时,林信注意到自己的量子手环突然亮起,地球同步轨道的监测卫星数据正以无延迟状态涌入头盔界面。

五公里外的矿区,20 台采矿机器人的热成像轮廓在他视野边缘闪烁,显示着 "全流程 AI 监控" 的绿色标识。

"是否启动无人机集群?" 大海的询问打断了林信的观察。′1+4?k,a^n?s?h*u/._c!o~m?

他望向基地东侧的无人机巢,1024 架蜂鸟无人机正发出蜂鸣般的低频振动,等待最终指令。

"启动吧。" 林信话音未落,银色机群己如风暴般升空,在火星稀薄大气中拉出 1024 道细长尾迹,向 3000 公里外的水手号峡谷扩散。

头盔界面自动分割出无人机航迹窗口,林信看着那些以黄金螺旋展开的光点,忽然被远处的极光吸引。

淡绿色的光带正从北极冠方向涌来,在量子通讯基站的天线上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

当他再次将注意力转回施工区时,太空舱的气密性认证己完成,生命维持系统的管道内壁正泛着荧光绿 —— 那是基因改良的净化菌群在分解二氧化碳,将氧气浓度稳定在 21.3%。

矿区传来的钻探警报在视网膜上闪烁红光时,林信正在观察无人机回传的第一组地质数据。

"钻探机遭遇六方晶格硫化铁结晶,己启动振动频率自适应调节。" 大海的汇报伴随着三维建模画面,显示着 1720 赫兹的振动波如何瓦解坚硬的结晶层。

他注意到整个过程的误差控制在 0.001 毫米,完全符合外星遗迹数据库中的星际工程标准。

三天后的采矿厂启动仪式,林信几乎是在风景欣赏中度过的。

当第一车高纯度钽矿抵达储存区时,他正站在临时搭建的观景台上,看着无人机集群在天际线勾勒出的几何图案。

"当前开采效率 112%,三十天材料储备达标率 63%。" 大海的声音混着火星风声传来,全息穹顶同步展开核电厂的设计方案,那些闪烁着不同颜色的矿物富集区,正是三天前无人机扫描标记的高钍元素带。^小·税?C!M!S_ *追^蕞/歆¢蟑′劫~

"建议启动冶炼厂建造协议。" 大海的汇报结束时,林信看见 200 公里外的备用机器人集群己开始移动,它们的行进路线完美避开了无人机标记的地质不稳定区。

他忽然轻笑一声,意识到自己这个 "指挥官" 的主要工作,不过是在每个关键节点说一声 "同意"—— 而大海,这个融合了外星科技与人类智慧的 AI,正将火星表面的每一粒沙子,都纳入精密运转的建设蓝图。

远处的无人机群己化作天边的银点,继续编织着火星的地质图谱。

火星正午的阳光穿过稀薄大气,在基地外的红色沙丘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林信躺在观景台的磁悬浮躺椅上,看着全息穹顶实时显示的基地建设进度 —— 冶炼厂的第一根钢结构支柱己由机器人集群焊接完成,无人机群正在 300 公里外的火山口绘制新的矿物图谱。

这时,头盔内置的神经接口突然传来大海的通讯震动。

"根据您的生物数据,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