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乌托邦平原上,夕阳把基地的穹顶染成了古铜色。′i·7^b-o_o^k/.*c.o\m′
林信在奥林匹斯山北麓的阴影区,以超过 200 公里的时速,登上了山顶,悬浮空中朝着南方的水手峡谷望去。
林信说:“上次爬山,我记得花了俩小时吧?”
大海回答道:“俩小时 12 分钟,那是在 2010 年 8 月 25 号,这次只用了 3 分 20 秒。”
正说着,量子通信的蓝光突然闪了起来,打断了林信。
全息屏自动弹出 666 研究所的通话请求,林信正用精神力身体慢悠悠地往下落呢。
“刘老?今天咋没泡在实验室里呀?” 林信一边调整摄像头角度,好让刘院士能看到身后的水手峡谷,一边说道,“我这儿种植舱的小麦亩产刚突破 3000 公斤,等回去给您带两斤种子 —— 这可是太空变异品种,煮出来的粥能发光呢。”
屏幕里,刘院士穿着白大褂,身后书架上还摆着林信送的火星陨石镇纸。
老人把滑到鼻尖的眼镜往上推了推,突然露出少见的局促模样:“小林啊,最近地球的天可蓝了,你…… 有没有想家?”
林信的本体愣了 0.3 秒,他这连超膜折叠公式都能轻松解析的大脑,这会儿却有点看不懂老人的眼神。
他瞧了瞧刘院士身后的日历 ——2013 年 10 月 12 日,距离他上次回地球,己经过去 674 天了。/x/i¢a?o~s+h\u~o~g+u,a\i`.`c′o′m!
“想家?” 他伸出左手,解开了头盔,露出那张帅气的脸,呼吸着火星的空气,“基地里有地球的土壤,有从秦岭移植来的苔藓,连空气湿度都是模拟成都的…… 要说缺啥……”
刘院士看到林信这举动,吓了一跳,要知道火星大气里 95% 以上可都是二氧化碳,剩下的是氮气(大概 2.7%)、氩气(1.6%),还有微量的氧气(0.15%)。
真没想到林信现在能在火星上自由自在地呼吸了。
刘院士接着突然笑了起来:“缺火锅呗。” 说着,他从抽屉里拿出一袋真空包装的牛油底料,“之前听你说想吃正宗的‘蜀九香’,我让徒弟们照着秘方复刻了一批,这牛油还是九寨沟的牦牛奶提炼的呢。”
全息屏的蓝光晃了一下,林信这才注意到刘院士身后站着几个穿中山装的人。他们表情挺严肃,可看到林信就这么站在太阳系最高的火山上时,眼里还是闪过一丝不太容易察觉的期待。
“其实啊,” 刘院士把声音压低了,手指在桌面上敲出像摩尔斯电码似的节奏,“上头想问问…… 你啥时候回地球看看?”
林信看着老人鬓角新添的白发,想起二十年前在实验室熬夜攻关的情景,那时候他们还为可控核聚变维持了 0.1 秒欢呼雀跃呢。
“下个月吧。” 他听到自己这么说道,“等下个月航天司换班,我搭个顺风车回去。¢欣/丸~ - ^神?占· .追*蕞*鑫\漳_节,”
屏幕里的气氛一下子就轻松了,刘院士身后那些穿中山装的人互相交换了下眼神。
老人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红绸布包,里面是个陶瓷小罐:“不知道你爱不爱喝茉莉花茶,这是今年蒙顶山的新芽,我让孙女炒的茶青……”
通话结束后,林信的精神力还停留在地球的电磁频谱里。
他能听见长安街上车流的声音,能闻到实验室里咖啡的苦味,甚至能感觉到刘院士握着茶罐时指尖的温度。
“他们担心我变成外星文明了。” 林信对着身边的大海说,大海的仿生眼亮了起来。“怕我哪天把炎国文明给忘了。”
“根据情感计算模型,” 大海的机械音难得带着点柔和,“人类对‘非我族类’的害怕,说到底,是对文明独占性的焦虑。”
林信望着穹顶外的星空,地球这会儿只是个不太起眼的蓝点。
回到基地,墙上的时钟显示凌晨三点,林信却一点都不困。
他突然想明白了,笑了起来 —— 原来这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 2.3 亿公里的路程,而是有人怕你忘了火锅啥味儿,有人怕你带走文明的火种,却没人问问你夜里会不会孤单。
“大海,” 他轻声说,“把‘朱雀七号’的返程时间提前两天设个提醒。”
“收到。” 大海应道。
星穹之下,火星基地的小麦田在夜风中轻轻晃动,荧光麦穗发出的光,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