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族梭形飞船的引力波雷达在穿越猎户座悬臂时突然发出蜂鸣,0.0007c 的能量波动像根细针扎进监控网的量子表皮。,咸?鱼\墈¨书,徃? /勉?肺\跃,毒+
烈?巡弋者的三对复眼同时聚焦于第三旋臂内侧,那里有颗被液态水包裹的蓝色行星,正以每秒 29.79 公里的速度围绕 G 型主序星旋转。
"坐标锁定:太阳系第三行星。" 副舰长的神经束接入历史数据库,11062 年前的扫描画面自动浮现 —— 非洲草原上的原始部落正用骨刀切割猛犸象骸骨,幼崽的啼哭与恒星风的呼啸形成原始的和弦。
当时的文明评级不过 2.3 级,还停留在利用自然材料制作工具的阶段。
当前扫描图像却让所有观测仪出现 0.3 秒的逻辑停滞:平流层中,隶属于炎国的银白色空天战机正以 15 马赫撕开电离层,其反重力引擎虽未完全成熟,却己能初步扭曲局部时空,在雷达上留下类似西臂族早期生态舰 37% 频率的共振信号。
同步轨道上,"朱雀三号" 宇宙飞船正在组装环形太阳能阵列,金属支架的焊接火花在太空中划出文明的轨迹,这艘搭载着炎国自主研发的小型可控核聚变装置。
"文明等级评估:5.8 级,初入行星级文明阶段。¢优^品?暁-税·网\ ,哽+辛′最,筷`" 新任观测员的思维波带着罕见的震颤,"能源利用率达 0.57%,主要依赖可控核聚变与光能转化,在炎国区域可见成规模的核聚变电站群,其地理分布与该文明古老传说中的‘九州’区域高度重合。"
烈?巡弋者的复眼突然收缩成针尖状,他调出《银河系文明演化速率表》,发现地球文明的科技跃迁曲线比标准模型陡峭 73%:"上次巡查时他们还在使用燧石取火,现在居然能将可控核聚变装置小型化并应用于太空航行......"
当飞船的量子扫描仪穿透大气层,地表的景象呈现出鲜明的区域差异:在炎国西北荒漠的戈壁滩,十二座圆柱形核聚变电站正将太阳能板阵列围成金属花瓣的形状,银白色的能量导流渠如根系般向绿洲城市延伸,这里的能源利用率达到 0.82%,是整个星球的科技核心。
而在赤道附近的其他大陆,大部分区域仍依赖化石燃料,甚至存在尚未通电的原始部落,这种发展的极端不均衡,让烈族观测员想起了西万年前在大麦哲伦星系遇到的蜂巢文明。
"注意炎国区域的磁轨列车网络。" 副舰长将画面放大,华北平原上的银白色轨道在阳光下闪烁。
在分析完炎国的科技特征后,烈族的监控系统将目光投向海洋:太平洋浅海区域,数座半透明的圆柱形建筑浸泡在珊瑚礁群中,地热能管道像机械海草般随洋流摆动,这些被地球人称为 "海底电站" 的设施,实际产能仅够维持周边渔村的基础用电。+咸*鱼?看.书/ -唔?错′内`容,
而在马里亚纳海沟的黑暗深渊,除了几处正在渗漏的地热井,只有原生生物发出的微弱荧光,显示出这个文明在深海开发上的稚嫩。
"文明潜力指数:A - 级。" 副舰长的神经束划过虚拟屏幕,红色警示文字的亮度较初始评估降低了 30%,"按当前炎国的发展速率,20 万年内突破 10 级文明的概率达 68%,但星球内部竟然存在上百个独立国家,语言竟然还未统一,区域发展不均衡,有89%的几率可能导致文明内部崩溃。"
烈?巡弋者的思维波扫过任务倒计时器:距离完成银河系监控还剩 199800 年 12 天。
光子大炮武器的充能界面在视网膜投影中闪烁,却迟迟没有按下确认键 ——将消耗相当于1个类地行星的反物质储备, 只是为了消灭这样一个发展不均衡的文明。
可以预测的是自己在回归后肯定要写长长的汇报材料,搞不好还要到议会上去解释,说明理由,这该死的..........
反正20万年后,我们烈族也要回去了,银河系谁爱来谁来,不管了,且89%的几率,不低了,说不定下次过来,这个星球又能看到一群原始人类举着木棍在进行大战。
"调取《泛宇宙联盟资源守恒条例》第 47 条。" 烈?巡弋者的复眼映着条例内容:"当目标文明突破概率低于 70% 且任务剩余时间超过 10 万年,允许实施观察性监控。"
他的思维波突然变得冷硬,"启动定时侦查模式,部署持续监控信标,重点在于时空褶皱的产生。不能突破光速,永远也只是一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