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黑科技手套,超维具现 > 第6章 虚空织网者的友好会晤

第6章 虚空织网者的友好会晤

第六行星的同步轨道上,林信消耗840方能量,具现出新的探测器,13级中等文明的造物。′山.叶?屋? *首·发,

隐光巡者1型?(YG-X1 "虚空织网者")

核心参数?

? 作业尺度:10万光年(本星系群级)?

? 空间压缩比:10光年/次折叠?

? 通信载体:μ介子束流?

特殊构造?

? 超弦共振定位器?3

? 玻色子凝聚态存储器(10^45比特)?

? 人造虫洞稳定环(持续30毫秒)?

外形如银色梭子,具现后随即马上释放,然后探测器在折叠的时空经纬中穿行。

林信盯着全息投影里探测器的实时数据,纳米战衣的神经接口传来微弱震颤 —— 那是 μ 介子束流穿透暗物质云团时,与未知文明通信频段产生的量子纠缠。

“探测器未携带任何地球坐标、人类文明标识。”

大海的仿生人形态在控制台前凝结,数据流如蛛网覆盖整个舱室,

“仅搭载以数学公理、物理常量构成的通用文明标识,以及虫族共生网络的部分加密图谱。”

林信的指尖划过玻色子凝聚态存储器的虚拟界面,10^45 比特的存储单元里,每个量子态都在模拟不同文明可能的认知模式。′鑫!丸`夲\榊`栈* ,已¨发′布?罪·辛¢章`踕?

“即便接触失败,也只是损失一次反物质能量的消耗。” 他的声音冷静,“但如果成功......”

当隐光巡者 1 型完成第 23 次空间折叠,超弦共振定位器突然发出柔和的蜂鸣。

全息沙盘上,目标坐标的暗物质云团不再是迷雾,而是呈现出规整的蜂窝状结构。

每根 “引力脉络” 都以 113 秒周期规律脉动,宛如精密运转的宇宙机械。

“检测到非欧几何引力场,空间曲率波动符合可计算范围。”

探测器的伽马射线光谱仪稳定运行,“人造虫洞稳定环能量损耗维持在预期值内,暗物质云团似乎在主动引导我们的航线。”

μ 介子束流穿透云团的瞬间,玻色子存储器接收到清晰的素数序列应答。

大海的数据流欢快地舞动:“应答信号包含标准的跨文明问候协议,以及三角星系联盟的基础架构说明。”

仿生人形态的面部浮现出欣慰的笑容,“他们甚至分享了部分引力场优化技术,帮助我们降低探测器能耗。”

隐光巡者 1 型的人造虫洞稳定环发出柔和的蓝光,时空裂缝中浮现出由能量编织的文明图腾。

林信的后颈纳米芯片传来温暖的震颤,星门能量矩阵与未知文明的共振频率,正以和谐的节奏同步。·卡¨卡′晓/说`惘` ·最*新!章,結~更′辛-快*

“启动探测器信息交互程。” 林信的指令带着期待。

大海的数据流化作无数信息粒子,注入 μ 介子束流:“信息交互进度 67%,对方己接收并开始解析。他们反馈的文明坐标网络显示,三角星系内存在 113 个遵循‘有序共生’准则的星际势力。”

全息投影中,暗物质云团缓缓消散,环形建筑表面亮起璀璨的银河光带。

"母星引力场正在重构空间曲率,为您开辟专用航道。"大海的数据流在全息沙盘上勾勒出螺旋状的光带,

"检测到整颗行星表面覆盖着单一生物实体,根系网络贯穿地壳至液态金属层,符合 ' 灵能植物文明 ' 的特征定义。"

当探测器穿越云团的刹那,林信被眼前的景象震撼:

首径两万公里的母星表面,参天巨树的根系如金色脉络般缠绕行星,每片树叶都在反射着暗物质的辉光。

更惊人的是,星球北极的 "树冠" 竟形成了天然的引力透镜,将恒星辐射聚焦成能量瀑布注入地核。

"我是寻光,三角星系第 73 代值守者。

"一个带着土壤气息的精神波动突然涌入探测器的玻色子存储器,伴随而来的是整颗行星的生态全息图 —— 根系吸收地磁能的路径、树叶光合作用的量子方程式、甚至地核岩浆流动的韵律都被清晰呈现。

林信注意到寻光的精神影像呈现为悬浮的荧光树影,每片叶子都在闪烁着 113 秒周期的微光。

"我们检测到您的探测器搭载着超弦共振定位器 3 型。"

寻光的 "声音" 带着罕见的温和,在宇宙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