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字数不在每日两章范围内
一、文明本质与生态特征
共生网络的编织者
13 级文明普遍将群体转化为 “生态共同体”。`我^得!书!城* ′已?发,布\蕞~辛`彰`结,
以织梦者文明为例,其灵能网格不仅是信息传递系统,更能通过根系网络调节恒星核聚变速率,使三角座星系的恒星寿命延长1.5 倍以上。
这种共生网络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当某颗恒星出现异常时,相邻恒星的能量会自动平衡,避免超新星爆发等灾难。
2. 维度能量的掌控者
13级的文明己突破三维空间的限制,可通过 “引力锚点” 将空间折叠成莫比乌斯环结构,实现跨星系群的瞬时通讯。
3. 生命形态的突破
大多 13 级文明己摒弃实体肉身,转向能量态或半能量态存在。
例如机械神国的核心意识可注入黑洞,通过事件视界的量子隧穿实现跨维度生存。
这种形态使其能承受超光速航行时的时空畸变,但也导致他们对碳基生命产生认知隔阂。¢鸿*特¢晓.说\王· `追,蕞!薪/璋\结?
二、科技体系与核心技术
星际生态认证机制
在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内,首径5.2亿光年,包含约10万个星系,普遍遵守《宇宙共生公约》,10 级以上文明必须通过生态认证才能获得超光速航行许可。
认证内容包括:
恒星系碳循环闭合度(需达 95% 以上)
暗物质开采对时空曲率的影响评估
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要求至少保留 70% 原生物种)
三次未通过认证的文明会被强制降维 ——13 级文明使用 “引力透镜阵列” 将目标恒星系压缩至二维,使其成为新文明诞生的 “宇宙坟场”。
2. 禁忌之地的守护者
相传银河系中隐藏着突破本宇宙的秘密,上古纪元时有多个15级文明在银心进行战争,星河破碎。
其中就有战胜方的神级文明,盘带领的古神娲、羲等神明,突破本宇宙后又有留下传说。,比¨奇,中`闻-枉? !毋?错?内+容`
而后又有硅基文明崛起,在短短三万年内,从10级文明突破到15级,占据银心不久后又突然消失,怀疑也突破本宇宙。
再后来银河系中心的异常引力源(即逆向折叠通道)由 13 级文明联合设立隔离带。
他们在银河系边缘部署 “介子屏障”,任何试图进入的飞船都会触发时空锚定,被强制传送到最近的 13 级文明母星接受审判。
现阶段在银河系中监管文明为12级烈族文明,受14个13级文明协会所受权,进行巡查,并严禁银河系中出现9级以上文明。
3. 跨文明战争的遗产
七万年前的 “宇宙弦战争” 遗留物至今影响着银河系:
世界树的根系形成反宇宙规律引力源,其产生的逆向波与星门共振会导致导航系统崩溃
机械神国的核心意识碎片在黑洞中形成 “思维黑洞”,能吞噬接近者的意识并重组为机械生命
13 级文明定期派遣 “时空修补者” 清理这些战争遗迹,避免连锁反应破坏宇宙膜稳定性。
三、社会结构与文明交互
蜂巢式决策体系
织梦者文明通过 “根系议会” 进行集体决策,每个行星级根系节点都能上传意识数据,最终形成 “共识矩阵”。这种决策机制使他们能在 0.3 秒内达成星系群级别的战略调整,但也导致个体意识的高度同质化。
2. 文明等级的隐性规则
13 级文明间存在 “势力范围互不侵犯条约”,任何跨越边界的军事行动都会触发全宇宙文明的联合制裁
对 10级以下文明采取 “观察” 策略,例如向其传授恒星生态维护技术,但严格封锁维度跃迁知识
14级文明都试图突破到15级的文明,因为只有15级文明才有可能突破本宇宙的限制
3. 与低等文明的接触原则
除非必要,13 级文明不会首接干预低等文明发展。
织梦者与林信的接触属于例外 —— 隐光巡者 1 型的 13 级科技标识触发了 “紧急沟通协议”。他们通过超弦共振传递信息时,会刻意使用低维生物能理解的隐喻(如 “宇宙临终的叹息”),避免引发认知过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