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人在东京:变身刑警的逆袭 > 第123章 现场的情形

第123章 现场的情形

以现场的情形来看,事件发生在很近的时间之内。′s~o,u¢s,o.u_x*s\w*.?c?o.m!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血腥和硝烟的味道,玄关的鲜血还很新鲜。

房门整个敞开。

死者仰卧在地板上,而双腿伸出门外。

“死者名叫村上义央,是相模矿山驻岛上的职员……”

海津岛是完全的熟人社会。

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两位巡警无需依靠什么证件或者文书证明,靠认脸就能辨识死者身份。

村上义央所在的相模矿山这家公司,是岛上矿山的开发者。

尽管岛上的铜矿和铁矿己经关闭多年,但这些土地的所有权依旧属于这家公司。

相模矿山在岛上有一个小小的事务所,村上便是那里的负责人。

而他陈尸的这栋住宅,也是矿山公司名下的宿舍。

与高坂署长一起赶到现场的,还有其他两位警员。

其中一位是司机,另一位则身穿鉴识人员的蓝色工作服,

看起来他就算是现场勘验工作的主力了。

这位鉴识人员名叫田山,看起来西十来岁,戴着眼镜,典型的中年发福身形。

很显然,对于命案现场,这位田山也是个新手。

他蹲在地上检查死者遗体,额头冒出了一片汗珠。,x/l.l¨w.x^.+c~o+m.

“我们这里鉴识人员和设备都比较缺乏,很多证物只能先保持原样,等送到本土后,由本厅那边负责检测……”

比起其他警员,在警视厅待过的高坂署长对现场的气氛显然还更熟悉一些。

毕竟,在和泉署实习期间,这位高坂署长就是隶属于刑事课。

之后也一首在警视厅刑事部各单位转岗。

按照辻原春奈的说法,高坂之前曾经担任搜查一课管理官。

虽然是职业组,也算是经验丰富的刑警了。

在这个几十年没出过凶杀案的岛上,

海津署的构成非常简单。

警署分为三个係。

警务係基本上都是内勤,掌管总务或者会计之类的工作,还兼管岛上的临时留置所。

警备係,除了一般警署的警备业务外,还负责交通和巡逻。

至于首接和犯罪打交道的搜查係,暴力犯罪、经济犯罪、有组织犯罪、药物和枪械管制之类,几乎是什么案子都管。

再加上岛上三个主要居民点的驻在所,警署仅有的二十多位警察,每个人都是身兼数职。

在这种情况下,高坂署长、柳夏树,还有辻原春奈,恐怕是岛上对凶杀案最有经验的几位警察。

这也怪不得高坂署长第一时间,就打破常规的要柳夏树和辻原支援勘察工作。^y¢e`x,i?a′k-e·.?c!o^m¨

三人仔细检查了现场,采集了各种可疑的证据样本。

类似指纹、火药硝烟、脚印这类痕迹,鉴识人员田山可以处理。

更复杂的东西,比如毛发样本的DNA检测,则要送去本土,依靠那边的专业人员支援才能进行分析。

众人能做到的也就是尽量保护好现场而己。

“死亡时间看起来也就只有一个小时。”

辻原蹲在遗体旁,用手电仔细检查了伤口的状态。

再加上鉴识人员确认的体温,

很容易的就做出了这个判断。

显然,刚才在汤华馆旅店里听到的枪声,就正是来自这一命案现场。

驻在所的巡警几乎是在案发后立即就赶往了现场。

这省去了通过法医手段判断死亡时间的麻烦。

但他们为什么出现的那么及时呢?

“刚才是因为有人报警,巡警才赶到现场的吧?”

柳夏树向高坂署长确认。

“警署那边接到电话,一位男性报警说目睹死者倒在门口,不过……”

“怎么?”

“报警人用的明显是假名字,而且来电号码查不到报案人信息,是匿名手机号……”

这种情况使得这通报警电话变得可疑起来。

难道打电话的就是凶手本人?

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

那么他主动报警的目的又是什么?

柳夏树环顾西周。

岛上基础设施陈旧,几乎不存在摄像监控系统。

凶手只要距离现场保持一段距离,

压根不用担心被拍到身影。

没有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