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祖师夸我好仙苗 > 第183章 七星引魂

第183章 七星引魂

这里有句专业术语,所谓的依科演教,其实就是做科仪。¢0`0?暁\税\惘, ¢埂?辛~醉¨全?

科仪是道教中用于修身、禳灾、祈福、赎罪及超度亡灵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宗教仪式。

又叫做斋醮,俗称“道场”,简称“科教”,也就是老百姓所理解的“法事”。

通过科仪演教,道教能够将教义和修行方法传递给信徒,帮助他们理解和实践道教的理念。

其次,道教演教通过斋醮科仪的形式,体现其教义思想,也是通过这种形式,来体现信徒的信仰。

同时,因为这是祖师爷传下来沟通神明的法门,后辈道士依科演教,拿着各种法器吹拉弹唱,意思就是告诉神明:我是正经道士,有祖师爷的法脉传承,麻烦您老人家看到之后,显个灵吧……

我在这里踏罡步斗,准备开始做法,却见胡天一在旁边一个劲的冲我比划,还小声地喊。

“头发,头发……”

我有些纳闷,心说头发怎么了,我这头发挺好的呀,都盘起来了。

于是我瞅了他两眼,胡天一见我没反应,急的首跺脚,对我说:“头发还没散开……”

我恍然大悟,白了他一眼说:“歇着吧你,别打岔!”

这胡天一估计是电视剧看多了,觉得道士做法就得披头散发,因为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借东风就是这样的嘛。?零+点·墈·书· `已*发.布′醉,欣·彰*洁.

但实际上,披头散发不是道士做法的常态,仪态端庄才是正确的做法。

但为什么很多人都会有道士做法需要披头散发的概念呢?

古代的道士行法,又为什么会有披散头发的方式呢?

这个问题我卖个关子,晚点再讲,现在先做法,办完正经事再说!

此时我脚下不停,踏着罡步,口中念咒,然后左手拿起引魂铃摇动,开始念诵引魂咒。

“太乙敕令,朗朗乾坤,魂魄相依,阴阳各安,贾母之魂,听吾号令,尔非此躯客,当归旧庐身,红线为引,明灯指路,离阳身之羁绊,返本体之安宁,敕尔魂魄,出离此身,急急如律令!”

念罢,我立刻又用剑指着郑郝,诵道:“郑郝之魂,固守灵台,莫动莫惊,魄归其位,魂定其形,金光护体,邪祟不侵,急急如律令!”

引魂铃声音急促,我用意念导引,凝视着两人之间的那根红线。

片刻后,我额头法眼又出现了一个离奇的景象。

就见原来纠缠在一起的那两团光影,开始慢慢剥离,就像一层薄雾被抽出,缓缓离开郑郝的身体。¢看\书^屋?暁.说′王? ·追~醉¨新+璋^踕,

此时郑郝似睡似醒,眼睛半睁着,身体微微抽搐,就像是被电击一样。

但这贾老太太的魂魄剥离速度有点慢,似乎还是不太愿意走。

我立刻摇动引魂铃,声音愈发急促,以此来催促贾老太太。

慢慢的,这贾老太太的魂魄总算是从郑郝身上剥离出来,化成丝丝缕缕的能量体。

我赶紧掐诀,一边用七星剑引魂,一边全神贯注,分出一部分念力,定住了郑郝的魂魄。

这完全是靠着自身的道行,用念力来操控一切。

但就在这时,郑郝身体抽搐的幅度越来越大,明显是魂魄开始躁动了。

我赶紧放下引魂铃,用七星剑压住郑郝,口中急诵定魂咒。

这个东西实际上就有些矛盾,我一边定魂,一边又要引魂,两个魂魄互相又不能影响,这难度简首不是一般的大。

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现在的想法就是全力以赴,因为这一次绝对不能失败!

大概十分钟之后……

此时我身上又冷又热,一半身体寒意透骨,另一半身体却在大汗淋漓,身体里的内炁也是到处乱窜。

这种同时分神控制两个魂魄的事情,对于目前的我来说,简首就是在刀尖上跳舞。

周围的人也是紧张的不行,一个个屏住呼吸,谁也不敢发出声音打扰我。

又过了一会,这种冷热交杂的感觉总算是稍微缓解了,身体里乱窜的气流也逐渐平稳。

我松了口气,慢慢把七星剑撤了回来,郑郝也消停了下来,身体不再抽搐,整个人躺在那里就像是熟睡了一般。

另一边贾老太太的魂魄虽然犹犹豫豫的,也总算是沿着红绳,慢慢地离体出来了。

我用法眼观察了一下,两个纠缠的魂魄确实分开了,郑郝的魂魄也原地没动,剥离成功了!

我暗暗擦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