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千门无影 > 第102章 雷音寺局(一)

第102章 雷音寺局(一)

第一百零二章:雷音寺局(一)

雷音寺,位于京城西郊三十里外的落霞山之巅,山势陡峭,四周古木参天,钟声常年不绝,自太祖年间便为皇家供奉之所,凡登基为帝者,皆需来此参禅三日,以示天命正统。~求′书¨帮- ′冕+肺\悦^渎.

晨钟初响,万籁俱寂。

山门之外,一名布衣青年缓步而来,眉宇淡定,气息凝练,正是薛秉骞。

他身着简朴行者袍,持有密宗通关信牒,通报身份乃“太白山外门弟子,前来奉茶进香”。这种身份低微却不惹眼,是他反复挑选后最合适的潜伏身份。

寺内僧人接过信牒,未多加盘问,便引他入寺后偏院暂居。

雷音寺虽为佛门净地,但在这世道之下,亦难免沾染权谋之气。尤其近十年来,摄政王每年都来“闭关三日”,而这三日里,雷音寺便会将外人尽数清退,除了极个别“护法”得以留存,无一例外。

薛秉骞要做的,正是在摄政王“闭关”前,查清他与赤凤宗、夜魂盟的秘密联系。-g/g~d\b?o,o?k¨.!c!o*m\

进入偏院后,他未急于探查,而是按下心神,将太白山传承的“玄息潜影术”布于四周,瞬息之间,身形与气息仿若彻底消散。

潜影术,是太白山禁术之一,讲求“与息俱灭”,唯有在彻底寂静与无为中,才能将存在感降至最低。

他端坐蒲团,一坐便是两个时辰。

暮色西沉,雷音寺内灯火渐明。

入夜后,整座寺庙显得格外肃静,僧人少行,钟声也渐止。就在此刻,薛秉骞缓缓睁眼,眼底闪过一缕寒光。他轻轻一跃,无声落于寺外回廊之上,身影随夜色滑入藏经楼方向。

藏经楼,位于雷音寺内西北角,三层高阁,供奉数千卷佛经,亦设有密室传承佛门武典与密咒。按照苏临风所给的密图,摄政王的“闭关之地”,便在藏经楼底层密室之内。

楼前两名护寺僧人盘膝而坐,气息沉稳,竟皆为一品高手。薛秉骞心知硬闯不得,随即退入墙角,取出一只如拇指大小的青色陶瓶,轻轻拧开,抹出一点无色药粉,撒入风中。+二\8/看*书.徃¢ *嶵·薪`章?踕.埂_鑫!哙?

这是“无色散魂香”,无毒无味,只在体内扰乱气机,使人神识恍惚,原为太白山炼毒堂秘制之物,一旦吸入,便如醉酒入梦,五感麻痹。

果不其然,不出片刻,两名护法僧人呼吸微乱,面色微红,终于缓缓伏倒,昏沉入睡。

薛秉骞闪身而入。

藏经楼内古木作梁,金铜佛像静立堂中,香火缭绕,四壁密密麻麻陈列着卷轴书箱。他未动一物,只按照密图方位,找到了地面一处凹槽,按下机关,只听“咔”的一声轻响,整块地砖缓缓移开,露出一条暗道。

他持匕入内,暗道曲折,延绵向下,通至数丈,最终抵达一座石室。

石室四周燃着长明灯,灯光将一块青石座照得通亮。石座之上,正坐着一个身影。

那人身着紫袍,背脊挺直,尽管未开口,却自带威压。

——正是摄政王赵宗昱。

此刻他未着王服,而是着道家鹤纹袍,手中持一柄檀木拂尘,似在参禅。

他抬起头,缓缓道:“既然来了,又何必藏头露尾?”

薛秉骞心中一惊,但仍强压气息不露,未即现身。

只听那声音又道:“藏经楼之下,为太祖年间所设道禅石宫,入者三步之内,气机无所遁形。你若再不现身,本王便要动手了。”

薛秉骞眼中闪过一抹果断,缓步走出阴影,朗声道:“太白山薛秉骞,奉命查明摄政王与两大武宗私会一事。阁下既知有人窥伺,不如直言来意。”

赵宗昱望着他,忽而轻轻一笑。

“太白山余脉,倒是出个有胆的少年。”

他拍掌两下,石室两侧帘幕一挑,赤凤宗宗主冷婵与夜魂盟主乌长恭齐齐现身。

冷婵身披血色战袍,容貌妩媚,却眉宇森寒。乌长恭则是一名高瘦男子,形容枯槁,面无血色,却有一股诡异的幽气缠绕全身。

“王爷,不如让我试试,这太白弟子到底有几分分量?”冷婵似笑非笑,拔出背后双刀,寒芒四射。

赵宗昱却摆手:“不急,此人若能单人潜入,便非凡品。”

他走近一步,语声忽沉:

“薛秉骞,你可知你与苏临风,此行不过是在走一局本王早设的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