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浮生重启录 > 第3章 朝堂暗涌藏锋镝

第3章 朝堂暗涌藏锋镝

临安城的春雨总带着股子黏腻劲儿,像块浸了水的绸缎子裹在身上。^w\a.n\o¨p+e~n¨.?c-o!m!

我跪在大庆殿的丹墀下,铠甲上的血锈混着雨水往下淌,在青石板上洇出暗红的花。

殿角铜炉里的沉水香烧得正旺,却掩不住殿中那股子腐儒酸气——枢密使汤思退又在用袖口掩嘴咳嗽,绯色官服上绣的金线瑞龙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倒像是条盘在金漆廊柱上的毒蛇。

\"区区五十骑,不过匹夫之勇......\"他的话尾拖得老长,像根浸了毒液的丝线,\"若真惹恼了大金......\"

我猛地抬头,额角的碎发甩落水珠,砸在丹墀上发出细碎的响。

宋孝宗赵昚端坐在御案后,明黄冕旒下的眼神正扫过我铠甲上的缺口——那是三日前突围时,金兵狼牙刀砍在肩甲上留下的月牙形裂痕。

殿中烛火忽明忽暗,映得陛下眼中似有星火跳动,倒让我想起济州城外那夜,我们五十骑踏碎金兵营寨时,冲天的火光里他眼底的热切。

\"匹夫之勇?\"我听见自己的声音撞在殿顶藻井上,惊起几缕游丝般的回音,\"陛下可知,臣此行从济州城九死一生,带回的何止叛将张安国?\"

手指探入贴胸甲胄,油纸包着的物件还带着体温,那是用三个弟兄的命换回来的——王大力断后时被砍断左臂,还笑着把染血的黄绫往我怀里塞,说\"辛大哥,带着这玩意儿回去,咱山东子弟的血才不算白流\"。¨|.微°?趣μ[小$]2说? -?已]发¢?布?°最¤e?新`+~章{!节,*`

当内侍展开那幅染着血的黄绫,殿中抽气声此起彼伏。

汤思退的咳嗽声戛然而止,脸涨得比他官服上的绯色还要浓三分。

玉玺朱砂印在烛火下红得刺眼,\"秋高马肥,挥师南下\"八个瘦金体字迹,分明是完颜亮的亲笔。

我盯着他腰间那柄嵌玉银鞘的佩刀——去年金人使者带来的\"礼物\",此刻正随着他颤抖的手指在玉带间晃荡。

\"好!\"御案上的玉镇纸被拍得跳起三寸高,宋孝宗猛地站起身,冕旒上的玉珠哗啦啦响成一片,\"辛弃疾何在?朕封你为江阴签判,即日起赴任......\"

\"陛下!\"汤思退突然跨前半步,广袖拂过丹墀时带起一阵香风,\"辛弃疾不过是义军出身,骤然封赏......\"

他的话头突然被殿外撞进来的急报生生斩断——\"金军已过淮河,前锋至滁州!\"

殿中瞬间静得能听见铜漏滴答。¨k`e/n`k′a*n*s+h·u′.¢c¢o^m/

我看着汤思退的脸从通红褪成青白,突然想起五日前在济州城地牢,张安国被我用剑尖抵住咽喉时,曾涎着脸说\"汤大人的密使上个月刚在金营喝了咱们的庆功酒\"。

原来如此,这老匹夫袖口的沉水香,早该换成金人的马粪味才对。

\"呛啷\"一声,祖父留下的佩剑已出鞘三寸。

寒铁映着殿中烛火,在汤思退脸上划出冷冽的光。

他腰间的玉带硌得我眼疼——那是金人用抢掠的苏绣缎子织的,边角还绣着半朵残败的金莲花。

\"陛下,臣请率飞虎军旧部,北上抗敌!\"

剑尖在丹墀上划出火星,惊得班列里几个文臣连连后退。

飞虎军三个字出口时,我看见陛下眼中闪过一丝亮色——他当然记得,去年在长江边,我们那支从山东河北收拢的义军,曾在采石矶挡住金兵二十次冲锋,连虞允文虞大人都赞\"此军可当万马\"。

\"飞虎军?\"汤思退突然冷笑,广袖一甩指向我,\"民间私建军伍,于国法不合......\"

\"国法?\"我踏前一步,铠甲碰撞声惊得梁上燕雀扑棱棱乱飞,\"等国法许可时,滁州百姓早该在金人刀下做了亡魂!\"

剑尖转向汤思退腰间玉带,\"当年岳元帅的背嵬军,何尝不是出自民间?臣敢以全家性命担保,飞虎军上下三万弟兄,只认陛下手中的虎符!\"

殿中静了片刻,突然有个苍老的声音响起——是参知政事陈康伯,他拄着拐杖从班列里走出,眼中泛着泪光:\"老臣曾见飞虎军训练,人人能开三石弓,善使斩马刀,铠甲上皆刻''复燕云''三字......\"

他转向陛下,\"此等忠勇之师,正是我大宋需要的!\"

大庆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