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那个让她内部精密的观测模型第一次出现显著偏离预设轨道的干扰源!
她的眉头,微乎其微地蹙起了零点几毫米的弧度,几乎捕捉不到,却代表着她内部运转逻辑中最高级别的警报——发现未知高能阶干扰源!正在吞噬原有观测参数!
我像是被冻结在琥珀里的昆虫,连呼吸都放到了最轻。指尖的颤抖在那束激光般目光的穿透下,不受控制地愈发明显。一种前所未有的、混合着隐秘被戳穿的羞耻、慌乱,以及对这种冰冷解析的本能恐惧,让我几乎想将那只右手藏到桌肚最深处。
夏凉的视线却粘着在那里,纹丝不动。她的唇线抿得比平时更紧了一分,喉间难以察觉地轻微起伏了一下,像是在进行一次复杂的内部数据缓存刷新。
空气凝固了。整个教室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单调沙沙声,而我与夏凉之间,那不足半米的狭小空间,正上演着一场无声的、充满压迫感的“生理反应公开处刑”。我右手上每一个因慌乱而导致的微观变化,都在夏凉那束极致聚焦的目光下,无所遁形,赤裸裸地暴露在她那个巨大运算矩阵的核心视野里。
自习课的时间从未如此漫长煎熬。我甚至产生了一种荒谬的错觉:仿佛在我被锁定的右手上方,一个无形的、只有夏凉可见的虚拟界面正在疯狂滚动刷新着瀑布流般的数据:
目标样本(Z)
实时监测模块:手动部微动作频谱分析
当前状态:高度异常波动(坐标:情绪干扰反应区)
异常等级:★★★★☆(突破历史阈值)
信号源特征:未知、高能量阶、无法识别编码
威胁等级评估...
模型严重偏离警告!...
启动最高优先级:锁定干扰源!样本状态标记为:不明扰动(待解析)!
就在我被这无声的“解剖”逼得快要忍不住抽回手时,夏凉的身体忽然毫无征兆地动了一下。
她终于从那令人窒息的凝视中“离线”。她平静地转回身,伸手从桌肚里取出了一个我从未见过的小巧黑色硬皮活页笔记本。笔记本封面没有任何标识,金属扣环冷硬。她的动作依旧有条不紊,翻开封面,露出里面排列着细密银色线条的内页。她拿起那支绘图笔,开始在某一页的空白处书写。
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变得异常清晰,充满了不容置疑的专注。
她写下的内容我无法看见,但我知道那绝不再是之前那份温和的“个体适应性报告”。新的记录在生成,带着最高等级的警报标识,而记录的核心,便是那只暴露了重大秘密、此刻还在我控制下细微颤抖的手。
而我,则被这个精密观测者打上了一个刺眼的临时标签:处于高度干扰状态(不明扰动源介入)!待观察!
她书写完毕,“啪”一声轻响,利落地合上了那个象征着更高权限的秘密笔记本。整个过程中,她没有再看我一眼。但那股冰冷的、扫描仪锁定状态的威慑感,却沉甸甸地笼罩在周围。我那只右手僵硬地悬在膝盖上方,指尖仿佛还残留着激光灼烧的幻觉,而口袋深处,那张粉紫色的信纸正默默发烫。这堂课剩下的每一秒,都像在高压舱里等待不知何时会降临的系统格式化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