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风强,载重可达5公斤,模块接口开放,甚至还自带简易的避障算法和自动返航机制。
“这玩意放在民用领域里,那就是王炸啊。”
他脑中开始飞速构思:先做一台原型机,只要能飞、能载、能控,哪怕只是个演示级模型,都能用来融资、推广,哪怕贴着“国产研发”三个字扔进短视频平台都能吸一波热度,毕竟,这可是货真价实的自主技术!
只是——
他低头看了眼自己这片连桌椅都摇摇欲坠的厂房。
设备老旧,模具锈蚀,连一台高精度的3D打印机都没有。加工车间的C还停留在五年前的水平,连自定义结构框架都打不出来,更别说精密电控与嵌入式飞控了。
“系统,技术我有了,可这条件……有点反物质难度。”
“建议宿主使用本系统附带的【智能资源优化建议功能】,自动筛选现有厂区可调配设备,制定最优方案,并预估成本与周期。”
“还能这样?那就赶紧开始!”
短短几秒,系统便在他脑中弹出一份【厂内资源再利用优化清单】,上面详细列出当前可用设备的状态评估、维修建议、可替代用途,并按照紧急程度标了三色优先等级。
他注意到——
原来原主留下的几个旧式注塑模具,只需更换前端结构便可试制外壳;
仓库角落积灰的那台小型雕刻机,在修复后可以当作初级加工机床使用;
而研发用电池组方面,系统甚至建议他先手工改装市面上常见的锂电池包,省钱又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