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三国:神级排榜系统,开局坑郭图 > 第68章 山阳刘表

第68章 山阳刘表

说当年益州发生叛乱,他一到就迅速平定了局势,确实有一定能力。”

“益州在他管理下发展得还算不错,由此可见他在治理方面的实力不容小觑。”

看到自己登上诸侯榜,刘焉嘴角微微上扬,低声自语:“既然能进入诸侯榜,得到奖励后或许可以改变我早逝的命运。*s^h-a.n,s.h!a+n?y¢q¨.~c!o¨m.”

接着,楚锋继续介绍:“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士,西汉鲁恭王刘余的后代。

年少时凭借汉室宗亲的身份被授予中郎之职。

延熹三年辞官,在阳城山教授学生。

不久后,又被司徒府征召任用。

曾先后出任洛阳县令、冀州刺史、南阳郡太守、宗正及太常等要职。

中平五年,张举、张纯发动叛乱,这是继黄巾之乱、凉州之乱之后又一次大规模叛乱,波及数州。

虽然最终得以平息,但刘焉目睹了汉室衰败、朝廷纲纪紊乱,萌生了远离朝堂的想法。”

镜头转向朝堂,刘焉向皇帝刘宏进言:“陛下,如今天下动荡不安,皆因刺史权力有限,既不能威慑各郡太守,也无法在动乱时迅速调动兵力平叛。

依臣所见,应派品德高尚的官员前往各州担任州牧,全面掌控该州军事与行政事务,这样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还能确保各州稳定。

州牧只需对朝廷负责,如此方能保障地方安宁。

臣不才,愿守护南方交州。”

“诸位对此有何看法?”

刘宏询问群臣。

大臣们纷纷讨论,支持与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一时难以达成共识。

刘宏揉了揉太阳穴说:“此事暂且搁置,明日再议,今日就这样吧。”

随后,刘宏站起身离开。

刘焉本打算前往交州避难,但好友董扶建议他转赴益州,认为那里更有发展潜力。

受此启发,刘焉决定请求担任益州牧。

不久后,在朝廷讨论改革刺史制度时,接连传来并州和幽州刺史遇害的消息,益州刺史郤俭的苛政也引发民愤。

借此机会,刘焉主动请缨前往益州平定叛乱,顺利获得阳城侯、监军使者以及益州牧的头衔。

消息传出后,世人议论纷纷,有人质疑刘焉此举别有用心。

荆州的诸葛亮、河内司马懿等人对此深感忧虑,认为这一变化可能预示着国家局势的恶化。

然而,由于连日大雨,道路不通,刘焉只能暂时驻扎在荆州。

期间,黄巾余党马相在益州自立为帝,但很快就被益州从事贾龙击败。

随后,刘焉迅速赴任,任命贾龙为校尉,以怀柔政策稳定了地方局势。

张鲁创立五斗米教,其母容貌出众且精通鬼神之说,与刘家关系密切。

为削弱益州豪强势力并加强控制,刘焉派遣张鲁与张修领兵攻取汉中郡。

攻克汉中后,刘焉暗中指示张鲁除掉张修,切断交通要道,击杀刘焉派来的使者,自行称王。

刘焉借此机会宣称五斗米教叛乱,与朝廷断绝联系,转向半割据状态。

随后,犍为郡太守联合贾龙等人计划反抗刘焉,均遭镇压身亡。

天下大乱之际,南阳、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锋等地的流民涌入益州,被刘焉编入东州兵。

初平二年,刘焉仿制天子仪仗,意图称帝,消息被荆州牧刘表得知并上报朝廷。

事情败露后,刘焉称病在家,请求朝廷派其子刘璋回益州照料。

朝廷虽未深究,但要求刘璋监督刘焉不得背叛朝廷。

刘璋到益州后被刘焉扣留。

兴平元年,李傕、郭汜控制朝廷,刘焉不满,联合马腾欲攻打长安,并安排长子刘范等人为内应。

然而计划泄露,刘范等人遇害。

同期,蜀地发生火灾,将刘焉所造天子车驾焚毁殆尽。

接连受挫之下,刘焉迁州治至成都不久便病逝。

楚锋接着阐述道,刘焉主张将刺史改为州牧,这成为压垮大汉的最后一击,使汉朝步入诸侯纷争的局面。

刘焉占据益州,使益州陷入割据状态,堪称大汉首位诸侯。

其鼎盛时期占据整个益州,地盘等级为一星;

甘宁曾避难益州,效力于刘焉麾下东州兵,为其出力,首至刘焉去世后才反叛刘璋离开益州,因此其人才影响力评级为一星;

未上榜的知名人物包括张任、严颜、张鲁等人,综合评价为三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