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拐弯抹角的。
“仲民啊,你这临时工的身份,跑跑外勤,接触些外面的人,确实有它的便利之处,灵活嘛。但是。”
他话锋一转,说:“有些场合,有些门路,光靠临时两个字,分量不够啊。说话办事,人家看的是你背后的身份。采购科,那是咱们厂的重要部门,需要的是什么人?是脑子活、路子广,但更要靠得住的得力人手!身份不对等,很多话不好说,很多事不好办。你懂这个道理吧?”
这几乎是明示转正的好处和必要了。
张仲民心里狂喜,来了!他等的就是这个!
但他强压住激动,面上只流露出受宠若惊的惶恐。
他拿起烟,麻利地拆开,抽出先递给李怀德并点上火,这点眼力劲他得留着,否则真成废物了。
然后才把剩下的烟小心翼翼地揣进兜里,嘴里忙不迭的感激说:“主任您抬举我了,我……我就是跑跑腿,能给您、给厂里办点事,就知足了。”
他继续装着糊涂,将对话停留在领导对我真好的层面。
李怀德又叹了口气。
这老实劲儿,用好了是把刀,用不好就是个坑。
他决定再点透一点。
“什么抬举不抬举的?机会,是给有准备、有能力的人的。你自己有这个能力,能把东西弄来,这就是开了个好头!是个好的开始!”
他语气带着鼓励,说:“好好干!眼光放长远点。
以后啊,真要是能持续地、稳妥地为厂里解决一些实际性的困难,我作为分管领导,自然会考虑给你安排一个更能发挥你作用的岗位。明白吗?让你能更好地为厂里服务,也更好地把路子走宽、走稳。”
张仲民知道火候到了,再装傻可能适得其反。
“谢谢主任!谢谢主任栽培!您放心,我一定加倍努力,绝不辜负您的信任!”
李怀德抬起手,虚按了一下,打断了他表忠心的话。
“哎,言重了,都是为了工作,为了厂子。别让你觉得我这是在你眼前挂了根胡萝卜,光让你看着跑。”
他拉开抽屉,拿出一张便签条,沉吟了一下,似乎在斟酌措辞。
“这样吧,”
李怀德一边写一边说,“先给你批个转正的条子。当个正式工人,先把根扎下来。连件像样的工人制服都没有,出去跑,不像话嘛!名不正则言不顺。穿上咱们厂的衣服,走出去,说话底气也足些,人家也更能把你当回事。这对你开展工作,有好处。”
他写完,又仔细看了一遍,才把那张盖着鲜红私章的条子推到他面前。
指尖在“同意张仲民同志转为正式工人”那一行字上轻轻点了点。
张仲民那张条子——目标达成!
但他面上却表现得仿佛被巨大的幸福冲昏了头脑。
嘴里只会笨拙地重复道:“谢谢主任!谢谢主任!李主任您放心,我一定加倍努力,绝不让您失望!”
李怀德微笑着,把这个话头轻轻拨正。
“是别让厂里失望,好好工作,把路子走稳,就是对我和厂里最好的回报。”
“是是是!绝不让厂里失望!一定走稳!”
张仲民忙不迭地点头,,心里却在飞速盘算着,有了正式工身份,分房就有资格了,下一步……
得让李主任觉得帮我解决住房,也是为厂里解决困难才行。
“嗯。”
李怀德满意地点点头,又拉开抽屉。
这次拿出的不是烟,而是一沓钞票和一张小票。
他首接点出二百块钱,又把那张上海牌手表的票证放在钱上面,一起推到张仲民面前。
然后,他又抽出一张纸在写了一个地址。
“拿着,转正了,也得有点像样的行头,出去跑业务,没个看时间的东西不行。”
他的语气很平淡,仿佛给的不是一笔巨款和紧俏的手表票,而是一件普通的办公用品。
“记住,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比什么都重要!嘴一定要严实!该说的一句不能少,不该说的一个字都不能提!明白吗?”
张仲民看着李怀德给的东西,觉得他是真的够大气。
要是他能一首这样,那就是比王大海还要高上一个等级的优质客户了。
那就多接触几次试试。
他连同那张转正条一起双手接过,动作依旧带着点新手的谨慎。
“主任,我明白了!您放心,安全第一!我今天就是来汇报采购进度,您鼓励我好好干,批了我转正!其他的,什么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