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瑞龙的名义:如何做一个太子爷? > 第25章 高小琴的“饥饿营销”

第25章 高小琴的“饥饿营销”

了。

……

“疯了!金山县彻底疯了!”

“穷疯了?吃相未免也太难看了!”

“一个破演出,搞饥饿营销,还卖两千块的套餐?真当自己是奢侈品了?”

高小琴的新政一经公布,网络上的舆论瞬间炸锅。各种嘲讽和质疑铺天盖地而来,甚至有几家背景不明的媒体开始深挖高小琴的出身,试图将她塑造成一个唯利是图、掏空贫困县的“吸血商人”。

金山县的干部们人心惶惶,李达康更是几天没睡好觉,办公室的烟灰缸堆成了小山。他几乎己经能预见到项目崩盘,自己沦为全省笑柄的下场。

然而,三天后,市场的反应却给了所有唱反调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预约摇号系统上线的瞬间,就因涌入的流量过大而当场崩溃。技术人员抢修了半个小时才恢复,而仅仅五分钟内,未来一个月的所有门票被一抢而空。黑市上,一张原价三百的《守山人》门票,被黄牛首接炒到三千,且有价无市!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那个被所有人嘲笑的“天价套餐”。

首批一百个名额,在开放购买后的三十秒内,被瞬间秒光!

紧接着,社交媒体被引爆了。那些抢到套餐的富豪、企业家、社会名流,开始疯狂地炫耀自己的预定成功截图,那得意洋洋的姿态,仿佛抢到的不是旅游产品,而是某种限量版的理财圣品。

“总算抢到了!下周去金山‘朝圣’,感受一下灵魂的洗礼!”

“一万块买的是什么?是圈子!是谈资!是你能而别人不能的优越感!不懂的人永远不懂。”

“听说金山那位高总美貌与智慧并存,这次去一定要见识一下真人!”

舆论风向,一夜逆转!

主流媒体和经济学家们如梦初醒,开始连篇累牍地分析“金山现象”。高小琴的“稀缺性品牌价值论”被奉为经典案例。金山模式,被迅速定义为中国文旅产业从“门票经济”向“品牌经济”转型的里程碑式成功!

高小琴,一战封神。

金山县的账户里,仅仅是那一百个套餐,就入账了近二十万。这个数字,比李达康计划里把剧场累死累活演上一个月赚得都多,而且,还为金山赚来了用钱都买不到的、沉甸甸的“品牌价值”。

县长办公室内,李达康亲自为高小琴沏上了一杯最好的龙井,双手递到她面前,脸上满是愧疚和敬佩。

“高总,我李达康,服了!心服口服!”他深深地鞠了一躬,“之前是我鼠目寸光,差点耽误了金山的大事。我向你道歉!从今往后,在金山项目上,你高总说一,我李达康绝不说二!”

高小琴坦然地受了他这一礼,浅浅抿了一口茶。

她赢了,赢得干脆利落。她不仅征服了市场,更彻底征服了李达康这头桀骜不驯的政治猛兽。

窗外阳光正好,高小琴站在窗户前,俯瞰着这个被她亲手点石成金的小城,一种前所未有的掌控感油然而生。她知道,这只是开始,“金山神话宇宙”的宏大蓝图,才刚刚展开第一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