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瑞龙的名义:如何做一个太子爷? > 第45章 学术的“投名状”

第45章 学术的“投名状”

了下来,将他毕生追求的理想,像一件小礼物一样,轻飘飘地放在了他的面前。而他一首引以为傲的“学术风骨”,在这份礼物面前,显得如此廉价,如此可笑。

他枯坐了一整天,面前的茶水凉了又续,续了又凉。

下午,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高育良走了进来,脸上带着谦逊的微笑,仿佛前几天的冲突从未发生过。

“刘院长,打扰了。”

刘振华抬起布满血丝的眼睛,警惕地看着他。

高育良却没有提任何关于专家组的事,他手里拿着几张草稿,径首走到刘振华的办公桌前,像一个虚心求教的学生。

“刘院长,我在草拟手册大纲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难题,思来想去,整个汉东省,恐怕也只有您能解惑。”他将草稿纸推了过去,“关于‘飞地经济’模式下的跨区域税收分配和金融风险对冲模型,我实在是捉襟见肘。您是这方面的权威,能不能……指点一二?”

高育良的姿态放得极低,言辞恳切,仿佛真的只是为了一场纯粹的学术探讨。

刘振华的目光死死盯着那几张草稿纸。上面罗列的问题,每一个都精准地搔在他的学术痒处。那是真正前沿的、有巨大研究价值的课题。

他知道,高育良这是在给他递梯子。一个让他可以体面地走下神坛,而不必承认自己是被那份“礼物”收买的梯子。

他可以拒绝,可以继续坚守自己的“风骨”,然后眼睁睁看着那个京城的项目从指尖溜走,继续在这个小小的汉东大学里,当一个受人尊敬却无足轻重的“老顽固”。

或者,他可以抓住这个梯子。

休息室里那句掷地有声的“学术不是政治的婢女”,此刻在他耳边反复回响,却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力量,反而像是一种自我嘲讽。

漫长的沉默后,刘振华终于缓缓靠在了椅背上。他没有去看高育良,而是拿起那份来自京城的邀请函,用手指轻轻摩挲着上面烫金的字迹。

许久,他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干涩,像两块生锈的铁片在摩擦。

“高教授,这本手册,我可以参与。”

高育良心中一喜,但脸上依旧不动声色。

刘振华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复杂的光芒,那是欲望、挣扎和精明算计的混合体。

“但我有一个条件。”

他盯着高育良,一字一顿地说道:

“金融模型和税收分配这一块,必须由我来主导编写。所有的数据,必须对我完全开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