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脸上终于浮现出一丝笑意,那笑容里,藏着无人能懂的深意。
“我想要的,是让‘省建三公司’这块金字招牌,重新亮起来。我要它成为汉东,乃至全国混改的样板、标杆。”她站起身,目光扫过墙上那些己经发黄的奖状和黑白照片,“我要的,是这家公司的未来。”
会议不欢而散。
班子成员们带着满腹的疑虑和一丝不敢相信的希望离开了。偌大的会议室里,只剩下高小琴和一首沉默的董事长张远山。
门被关上的那一刻,张远山脸上那种紧绷、警惕的神情,如同冰雪般瞬间消融。他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整个人的腰杆都塌了下去。
他走到高小琴面前,再也没有了刚才的疏离和审视,声音里带着一种久别重逢的熟稔和感慨。
“高小姐,你可算来了。”
高小琴微微欠身:“张叔,让您久等了。”
“等?”张远山苦笑一声,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那些为生计奔波的老职工,眼神复杂,“立春省长当年把我放在这个位置上,就跟我说过一句话。”
他转过头,看着高小琴,一字一句地说道:“他说,‘老张,省建三公司这块牌子,是汉东的功臣。有一天它要是真走不动了,宁可让它烂在自家的锅里,也绝不能让外面的野狗叼了去!’”
高小琴的心头猛地一震。
她终于明白了赵瑞龙这步棋的真正精髓。
这哪里是什么商业谈判,分明是一场横跨了数十年光阴的权力交接。她买下的,根本不是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而是它背后几十年的历史、盘根错杂的人脉、无法被撼动的国企身份,以及……一个忠诚于赵家的、最完美的政治保险!
从今天起,她不再是那个在商场上肆意掠夺的资本家。
她是盘活国有资产、为国分忧的“红色伙伴”。
她用赵家的钱,买下了赵家的“人”,然后用这个“人”的身份,为赵家未来的所有计划,披上了一件最坚不可摧的红色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