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快婿 > 29、风起洛阳(二)

29、风起洛阳(二)

“这个吴光启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皇后道。¢卡+卡-小?说·网` _首^发+

“他看人向来准的。”皇帝道。

此时郑王上前祝寿,他向来以才学见长,有谦谦君子之风,奉上一副很不错的前朝画家的《松霜图》,苍松不惧霜雪,有老而弥坚,寓意长寿的意思。

比起卫王的排场画的钱微不足道,皇后依旧十分喜欢,郑王也做了自己的祝寿诗,赢的满堂喝彩。

这里越是热闹,她心里越是难过,想到在北方苦寒之地的孩子。

她身边的坤宁宫女官曹颖关心问道:“娘娘哪不舒服吗,要不要去请御医来。”

皇后摇头,看着明眸皓齿的小姑娘:“触景生情而已,小颖你今年多大了。”

“禀娘娘,属下虚岁十八。”

皇后点头,“家里给你许人家了吗?”

女官讶然,连摇摇头:“我还想在宫中服侍娘娘,哪会许人。”

皇后看了他一眼感慨:“谁要是娶你这样知书达理又体贴人的孩子,那是一辈子的福分。”

女官脸色微红:“谢娘娘称赞。精武晓说罔 已发布蕞鑫漳截”

“他一个无根浮萍,娶了郡王的女儿,只怕要处处受气了。”

女官并不懂她的话是什么意思。

当夜的洛水上的庆典一直持续到子时之前,流光溢彩,波光粼粼,轻歌曼舞,灯火辉煌,洛水上如星河坠入凡间。

帝后年纪大了,率先离场回宫,余下诸皇子皇孙王公大臣也慢慢离场。

到开阳门前,风度翩翩的郑王遇到到了他的长兄卫王。

双方都带着十余家眷,礼貌招呼。

郑王率先道:“皇兄费心费力为母后操持贺寿,我这个做弟弟的十分佩服,还要多向皇兄学习。”

卫王听了高兴笑道:“我身为皇长子这是分内的事,再说这种事也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我尽孝道是应该的。”

“那倒是,我王府比不得皇兄,没那个能力。”

“哈哈哈,你明白就好,做不到的事不要老想着往上攀,有些事只有皇兄能做,别人就是想也不该想。”卫王意有所指说。

“皇兄说得有理。”郑王拱手。

卫王听了更加高兴,说几句后带着家眷迈着八字步离开了。¨5\4?看!书? /已*发!布^最/新′章·节_

等人走远,上了四匹马拉的宽阔马叉,郑王妃才不悦道:“瞧他那得意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要入东宫了呢!像个斗鸡,这都十多年也不见他长进,我看陛下是厌恶他了!”

随后不满说:“陛下也是偏袒,都是亲王府,卫王比我们多那么多钱,这些楼船排场全办下来,我看少说六七十万两银子,他哪一下拿出那么多。

王府里每年俸禄一万两银,一万石粮食,就算有别的进项,也没超过三万两的时候,他一下拿出六七十万两来,咱们怎么比。”

郑王安慰道:“说不定有其他门路,咱们自己过自己的,何必与人比。而且今晚卫王看似风光无限,说不定要招恶父皇了。”

“为什么?母后不是很高兴吗,我看有一会儿她都高兴哭了,大概是感动的吧。”王妃道。

“母后高兴,父皇可不高兴。”郑王笃定道:“他像个傻子只知道招风头,也不看看什么时候,辽国大军才退,南方还在打仗,前几天吐蕃诸部派使者来说要进京卖马。

这种时候他作为亲王,将来的太子不想着为国分忧,还花这么多钱在这大搞庆典排场,父皇肯定不高兴。”

王妃眼睛亮了:“咱们是不是也该趁机表现,不能风光全让卫王了。”

郑王苦笑:“我便是想为国分忧也分不了,辽国、叛军、吐蕃诸部,我总不能去替父皇带兵打仗吧,我可不是那块料,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别添乱,少惹父皇生气。”

王妃眼珠一转想到:“那我们能不能推荐自己人,给钱支持让他去打仗,到时要是赢了也有殿下的功劳,父皇定会更加中意的。”

马车颠簸,窗外灯火闪烁,照在郑王忽明忽暗的脸上:“我早想过,只是之前朝廷派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