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神站】提醒书友谨记:本站网址: www.wanbentxt.com 一秒记住、永不丢失!
如果让他明白自己的能力不足与和新皇抵抗,那么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毕竟他们弱势,不与新皇抵抗,那还是各藩王如果和新皇抵抗失败就要面临着满族人都要被抄斩的风险。
这种事情只要经过一番思索,就应该明白如何选择。
想必其中某些藩王也不会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参与这种事情。
这是对立的双方都明白的事情,梁图南这边若是想要策反这些藩王,并不是一件易事,相反,秦瞻若是要想让这些藩王相信自己,并帮助自己,同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在各个地方的藩王已经了解了京中的情况,不管是因为怎么样,秦瞻杀了那么多人,终究给这些藩王的心里造成了影响。
想必这些藩王接到周无名前来的消息怕是已经慌恐不安了,因为他们不知道此次周无名来的目的。
而且再加上梁图南在边关振臂一挥,明面上开始反抗秦瞻,再加上秦瞻的确是弑父弑兄,所以对于这些藩王来说,秦瞻现在就如同一个野兽,随时会把他们撕碎。
藩王们搞不清周无名的目的,现在只能确定他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来拉拢他,另外一个是来斩草除根。
毕竟这些藩王多少京中的官员有些联系,但大多数官员都已经被秦瞻斩于马下。
这就让他们原本就动荡不安的心思,此刻变得更加的害怕,若是周无名代表秦瞻来拉拢他们,那么对于一个这样如此毫无血性,弑父弑兄的盟友,谁又能安枕无忧呢?
搞不好现在是拉拢他们,以后就是看自己不顺眼,随便安插一个罪名,就能将自己拉下马辛辛苦苦就有十几年在这几十年的家业就是要填充了,国家库房。
而且若是将自己定罪,就会沦为史书上的罪人,平民百姓聊天的话柄。
再加上,秦瞻隐忍二十多年,夺得皇位,这份耐力不得不让人感到敬佩和恐惧。
所以对于秦瞻的拉拢,诸侯们保持着一份警惕,但又因为秦瞻现在是皇帝,自己是下属的藩王,要服从他的命令,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许多藩王干脆这么想,现在服从皇帝,只能保一时的命,可是如果跟随叛军,但是叛军一旦失败那么自己的脑袋照样保不住。
伸脖子是一刀,缩脖子也是一刀,索性许多藩王直接呆在自己的领地里,准备看看再说。
可这样就苦了第一个接待周无名的藩王,他不能像其他藩王一样看看再说,他需要立刻做出自己的选择。
是选择跟随秦瞻,还是追随梁图南,这是一件十分难以选择的事情。
因为一个不慎,就有可能丢掉性命,而就在所有藩王拭目以待的时候,西南边关传出了暴乱的消息。
因为之前梁图南写信将京中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四王的旧部。
而当时本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是王的旧部将来传圣旨的人一阵严刑拷问后,那人终于松嘴了。
将帝京中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和盘托出,结果与梁图南在信中所说的分毫不差。
这让原本就等不到自己将军的四王旧部更加恼火,当场就斩了信使,并承诺要追随荆南侯。
现在朝中西北的重兵和西南的重兵已经达成了一致,而东南的兵力则是在海上。
如果按照路上的作战,根本抵抗不了这两支兵力。
现在除了各个藩王手上的兵力,就是秦瞻私下隐藏的兵力,但这些兵力加起来自然抵不过几十万的大军。
眼见得四王的旧部已经开始起兵了,各地藩王坐不住了。
毕竟相较于兵力,两者相差太过悬殊,若是等两支重兵汇合,一起攻打过来,依照现在朝中的兵力,根本无法抵挡。
离两支队伍较近的藩王,此刻十分坚定的跟随了两支队伍,而离两支队伍较远,但却离京中较近的藩王,则被秦瞻强行将领地里的兵带走。
两方的实力相差实在太过悬殊,且在边关历练的两支队伍向来都是在战场上经过一番厮杀的。
跟在朝中只是巡逻的队伍相比作战能力更加强,而且适应各种地形。
各地的藩王纷纷成了两个流派一派,坚决支持秦瞻,另一派则打着要为先帝和太子和四王报仇的说法,与两支重兵会合。
原本平静的大夏,此刻掀起了惊涛骇浪。
住在边关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