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神站】提醒书友谨记:本站网址: www.wanbentxt.com 一秒记住、永不丢失!
彭不忧摇头晃脑,谈起这种经籍作伪之事,大概是深得其中三昧,所以之乎者也,源源不绝。大概是鄙陋前人做伪的手脚太不干净,露出的马脚太多。自己倒是善于篡改经典,偷天换日连自己身体都可以从年轻的庐舍中换来。
彭无害冷眼旁观,也乐得听这个老奸巨猾的贼子在此掉书袋,一个是有些发现确实自己根本也无从掌握,不论是元帅还是爹爹,都不可能对三代乃至大争之世的经典流传有这么多的考据。这是彭不忧自己的功夫。更何况,听彭不忧说起来大争之世三百年,朝代变迁,甚至有南北对立,这是自己根本不掌握的,历史的脉搏还想在这里变得复杂漩涡多见起来,那么自己只有听彭不忧的讲述,才可以理清。
彭不忧说古三坟此书之大略于兹可见。然其虽为宋人所伪作,但作者颇费心力,其《河图代姓纪》一篇,盖本自谶纬之书,多存汉魏遗说;其推演之理,虽然朴陋,亦可自成一家之言,从中亦可窥见宋人易学得某些方面,故不可一笔抹煞。
《连山》虽然经历代学者探讨并产生了许多作品,但自金元以后,除了《古三坟》以外,其它皆佚,若想见到一鳞半爪,只能看辑本了。《连山》的辑本不多,就今所能见到的,有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本、王谟《汉魏遗书钞》本和观沫道人《闰竹居丛书》本,而以马国翰的辑本为最备,故兹就马辑本之文略作讨论。
首先应剔除其中不可靠的文字,马辑本中的以下六条文字是不可信的:
同复于父,敬如君所。(《左传·闵公十五年》)
千乘三去,三去之余,获其雄狐。(《左传·僖公十五年》)
南国蹙,射其元王,中厥目。(《左传·成公十六年》)
阳豫。(《春秋演孔图》)
游徙。(《史记·秦始皇本纪》)
有冯羿者得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娘(姮)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明,无恐无惊,后且大昌。”姮娥遂讬身于月。(李淳风《乙巳占》)
前三条出自《左传》,并未明言是《连山》之文,当是取自其它古《易》或杂占之书的筮辞,马氏所据,只是本程迥和顾炎武的推测之言“固二易之辞”、“所谓三易之法”的说法,二人也没有明说是出自《连山》,故不足为据。
第四条见《春秋演孔图》:“仲尼成《春秋》,卜之,得‘阳豫’之卦”,宋均注:“阳豫,夏殷之卦名也。”其中亦未明言乃《连山》之卦,宋均也弄不清到底是夏卦名还是殷卦名,只笼统地说了句“夏殷之卦名也”,是因为他看到《周易》中没有这样的卦名。唯罗苹《路史注》以为乃《连山》之卦,实出于臆测。《演孔图》乃楚汉时之纬书,其言仲尼之事可信与否且不论,“阳豫”即使确系易卦之名,则当即《周易》之豫卦。“阳”古本作“昜”,这里当是“易”字之形讹。“易豫之卦”就是《周易》中的豫卦,盖豫卦震上坤下,震为春,坤为秋、为文,以象仲尼所作之书名《春秋》也。
第五条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三十六年,……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于是始皇卜之,卦得游徙吉。迁北河榆中三万家,拜爵一级。三十七年癸丑,始皇出游。”
此中所言之“卜之”,当即以《易》占卜,“游徙”亦非卦名,而是“卦得”之爻辞,即占卜所得之结果。游者,出游也;徙者,迁徙也,是占辞言出游和迁徙乃吉,故始皇先迁徙了榆中三万家,次年又出游。马国翰据罗苹《路史注》以为是《连山》卦名,亦臆测不足据。
第六条见《乙巳占》卷一,乃引汉代张衡《灵宪》之文,原文是:
“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象兔,阴之类,其数偶。其后有冯(凭)焉者。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明),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姮娥遂讬身于月,是为蟾蜍。”此乃记姮(嫦)娥奔月的故事,里面没有说是出自《连山》,而此故事实本见于《归藏》。《文心雕龙·诸子篇》曰:“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羿彃十日、嫦娥奔月。”《文选·谢希逸〈月赋〉》李善注引《归藏》曰:“昔常(嫦)娥以不死之药奔月。”《太平御览》卷九百八十引《归藏》曰:“昔常(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