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神站】提醒书友谨记:本站网址: www.wanbentxt.com 一秒记住、永不丢失!
话虽是如此说,但是真要较真起来的话,这说辞还是没法圆过去。
最后还是王烈文出面,去了清河县一趟,回来后当着邻居们递给林挽岫一张纸,说是帮她在清河那边买了一间铺子。
而这之前,也的确是王烈文帮忙拿着房契去接手的那间铺子,而且那间铺子的掌柜果然是他娘认识的那人,一说起来,掌柜还能记得王烈文外公当年的风采,也记得后来有人说过,自家主子生了位小姐。
但是为什么是王烈文来接手?这点掌柜不是不疑惑,可对方拿的东西很齐全,又是故人之后,他稍微犹豫了片刻便同意了,但还是约好等过完年就来拜见自家小姐。
王烈文也明白掌柜担心,而且这掌柜这样想反而让他多了几分信任。如若不然,他怕是还要建议林挽岫换个掌柜的才是。
单纯的王烈文并不知道,其实这个掌柜的老婆是林挽岫她大姐专门给派来监督的,当然,她也不只是这一个任务,监督只是顺带而已。
搞定了这个店铺的事情,已经是腊月二十九,第二天就是除夕了。
县城虽然小但是过年的气氛那是相当浓烈,周围十里八乡有点家底的都会带着老婆孩子来县里逛灯会庙会什么的。很多农妇一年到头,也就这一次机会离开自家的小院子。但还是有更多的农妇一辈子都没离开过生长的村子。
除夕这天都是各自在各家过,到了初一,街坊邻居开始走动,小孩子们也穿着新衣四处拜年。
有富裕的人家会给一个铜板的过年钱,其他的人家再少都要紧着瓜果馅儿红给。
林家在的这条街的街坊算是很讲究的,小孩子也很有分寸,拿东西都是意思意思,不会说恨不得背个包袱来装。
林挽岫没有给铜板,但是瓜子果仁儿和自己做的馅儿饼那是堆放在桌上,任由孩子们自己拿。她做点心的手艺好,加上颜府前一日就给了很多糕点饼子让大郎带回来,就是怕林挽岫一个人做来不及,到时候人家来拜年,你家没东西给,那就很尴尬了。
除了馅儿饼和糕点,林挽岫还做了闽浙一带特别喜欢的梅香肉脯。虽然是每个孩子就给巴掌大的一块,但是鲜甜微辣的口感,和越嚼越香的肉干,让孩子们简直恨不得自己是林挽岫家的。
这东西昨日林挽岫就给几家各自送了一点去,说是自己新想出来的,参考了闽浙一带的做法,再加上了些本地的特色,感觉还不错,守岁的时候嚼一嚼,嘴里也有点儿味儿。
初一是街坊们拜年走亲戚,初二是媳妇回娘家,到了初三,就是友人们互相拜年了。
颜如琚身为知县,肯定也有下属前来拜年,也因为他没成亲,所以来的人都没有带媳妇。
倒是有两个下属带来自家的孩子过来,说是想要请知县大人指教一番。也不知道那些大人是怎么想的。
大人们说话的时候,总是有很多严肃的话题,这些时候都不太适合小孩子在旁。所以,颜如琚干脆让管家去接了大郎过来,让他陪着这些下属的孩子一起玩耍。
对那些下属,他当然不能说自己是随便找了一个人过来陪伴,对着他们,他介绍大郎,说这是自己的记名弟子。
虽然是记名弟子,但是能记在知县大人的名下,这已经是很不得了的成就了。
颜如琚却很谦虚地说,大郎这孩子学问还需要再精进一些,所以要入场考试还需要一两年的功夫。
有耿直的下属问:“大郎不是跟在王秀才那里读书吗?”
“烈文兄要参加秋闱,自己复习功课的时间都很紧张,如何有空来指导大郎?所以目前是让我来指导他,等日后烈文兄金榜题名,再亲自教导大郎。”
在座的都知道王烈文的才气和灵气,对于他是否能够中榜,几乎是毫无疑问的,所以,他们都很羡慕大郎能有颜如琚和王烈文这两位当他的老师。
带了孩子来的那两位下属,则想要回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跟大郎拉好关系。毕竟有那两位当老师,之后大郎的前途,一定是光明坦荡的。
能再微末时相交,总比以后等人家发达了再去抱大腿要强得多。
那些没有带孩子来的,则懊悔得多,觉得深深的失去了一个可以和颜如琚跟王烈文都打好关系的途径。
大郎经过这半年的调教,接人待物上面比起以前有了很长劲的进步。
今日跟两个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