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挽岫没有再过问。
转眼间就进入了小年。他们虽然住在僧舍里,但是该有的习俗还是要遵守。
一大早,若曦就拉着澄心打扫屋子,然后就准备祭灶。
民间有传说,说灶王爷是玉帝特派巡察人间的,每年的腊月二十三这天,灶王爷就会上天庭将自己看到的上告玉帝。所以到了这一天,大家都会祭灶,目的是要打点灶王爷,让他多说好话。
在很多地方都流传有“腊月二十三,灶王爷爷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饧板,玉帝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
祭灶时的供品,南方一般都是用的麻糖,目的是让灶王爷被糖拈着嘴,说不了话。
若曦拉着澄心打扫完之后,就开始熬糖。除了给灶王爷供的麻糖,她还打算做一些糖玉米让小姐吃着甜甜嘴。
她把玉米粒稍微煮了一会儿,然后沥干水,再用铁锅炒松仁,等松仁变成金黄.色散发出香味,就盛出来晾凉待用。
将之前沥干的玉米粒裹了面粉,下到油锅中炸,等到香味出来之后,再将松仁也倒下去,略略过油之后便一起沥出。用白瓷大盘子装了,周围再用清水漂过的花瓣装饰一下,最后撒上白砂糖即可。
林挽岫也会做,但是现在有若曦在,她根本进不了厨房。
了真带着小沙弥进来的时候,就闻到一股浓浓的甜香,顿觉饥肠辘辘。
“你这是去了哪里?怎么身上都湿了?”
“去山下走了一遭,还好,雪灾造成的影响并没有太严重,颜大人为官倒是很有手段。”
了真在林挽岫面前一点都不掩饰他的真性情,跟着他的沙弥在最初的时候还有些惊诧,现在也淡定了。本就是只有几岁的孩子,看到甜食眼睛都在发光。
若曦很喜欢这些小孩子,见小沙弥来了,就把早早准备好的糖块跟特意留出来的玉米粒给他装好,让他就着杏仁羊奶食用。
他们刚坐下没一会儿,去送甜食给小沙弥和小比丘尼的澄心也回来了,还带了些炒好的花生葵花籽回来。
“小姐,刚才我听人说西关那边有夷族跟边军打起来了。”
“怎么回事?是雪灾的原因?”
“好像不是,听说是夷族里面有个地位很尊贵的人跑到西关,但是现在找不到人了。夷族那边说是西关的人杀了他,要求交出凶手什么的。”
“那现在西关那边可有消息?这眼看要过年,真打起来了可就不太好了。”
“这事儿我们也没办法控制啊,除非能找到那个人。可西关府这么大,对方要是存心躲藏,便是挖地三尺怕也找不到人。”
“这会不会是夷族找的借口?”了真对战事不太了解,他游历的地方可不包括边关。
“应该不会,若是春秋两季的话,夷族可能会找借口开战,但是这个季节不管是他们还是我们,都不会轻易动手,毕竟天寒地冻,不顾虑行军物资,也得顾忌将士的身体能否支撑。”
“奴婢倒不是担心打仗不打仗,就是担心要真打起来,大郎少爷那边是不是接过来比较好啊?”
“瞎操心什么?”林挽岫白了她一眼,“就是真打起来,也不可能打到西关府城去的。只要大郎不偷跑去前线便不会有性命之忧。”
话是这样说,可林挽岫还真没把握大郎会乖乖听话,那家伙真实的性子还是很野的,难说不会一时头脑发热就去投军了。
“不行,澄心,你让人去看一看他们,让他们切记不许随意外出,特别是大郎,让人给看紧了。”
了真没见过林挽岫收养的这俩孩子,听到她这么忧心忡忡的安排,顿时对那俩小孩起了好奇心。
说实话,林挽岫对大郎的了解还真的没一点错,那浑小子当真在听到前线烽火将燃的时候,就起了弃笔从戎的念头。
“不可以!姐姐会生气的!”
小丫拉住哥哥的袖子,不许他出门,小脸上都冒出了一层密密的汗珠。
“小丫听话,哥哥只是去看看,又不是真的要从军,看看就回来好不好?只要i不说,姐姐怎么会知道我出去了?”
“反正就是不可以!哥,你还有我跟姐姐,还有小宝弟弟,你要真走了,我们怎么办?”
小丫说着说着,眼泪都忍不住掉下来了,让大宝坚定的心开始摇摆。
正在这个时候,谢二公子抱着食盒跑了过来。一看小丫跟大郎的模样,就知道大郎这家伙真动了心思。
他之前就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