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神站】提醒书友谨记:本站网址: www.wanbentxt.com 一秒记住、永不丢失!
七月十八,册封的诏书就到了将军府上,凤歌正式进宫给陛下当侍卫了。
千牛备身不比寻常的侍卫,都是从各高门府第选出来的世家郎君,等同于皇帝亲信,出入禁中,无所拘忌。
凤歌到御前听封,听封前与听封后均要向皇帝叩拜磕头,而后再往千牛卫领印鉴官袍。
皇帝陛下在含元殿面见这一批千牛备身。
从建福门进入大明宫,穿过重重叠叠的朱门与高墙,凤歌眼角的余光便看到高高矗立的含元殿。高台之上重殿连阙,犹如凤凰振翅欲飞。殿外金碧辉煌的飞檐斗拱连绵不绝,目光尤不能及。
在前领着他们的寺人说道:“各位郎君,含元殿到了。”
凤歌和同行的世家郎君,跟随着络绎不绝的宫人,顺着白玉台拾阶而上,进入九间殿门。迎面安置着十二扇巨大的江山落地屏风图,上面画并镌刻着当朝的疆域,在山岚起伏之中,天地浑然一物。他站在屏风前,腰背挺得笔直,一尘不染的袍子上连一个褶子都没有。周围的人纷纷凝息屏气,生怕发出一丁点声音。
他们在殿中等待不久,身着玄色常服的皇帝便在寺人的簇拥下走进殿中,他身形略显瘦削,却并不瘦弱,紧蹙的眉峰,尖锐的眉眼,自有一种威仪。
当今天子李昂,今年不过22岁,正是一个男子年富力强的年纪。他登基已有四年,四年之前寺人刘克明等人设计弑敬宗皇帝,伪造遗旨,欲迎宪宗皇帝之子绛王李悟入宫为帝。但两日之后,他与寺人王守澄、梁守谦结为同盟,指挥神策军入宫杀死刘克明和绛王李悟,登基为帝,改年号为“太和”。
在位期间,皇帝恭俭儒雅,听政之暇,博览群书,颇为勤奋。兼之不好女色,勤勉听政,革除奢靡之风,下令停废了许多劳民伤财的事,一直致力于复兴李氏王朝,是自“安史之乱”之后稍有的勤政帝王。寻常在府上,凤歌时常听到父亲对他赞不绝口。
凤歌心想,能效忠贤皇,这一生才算没有白来一遭。
皇帝坐定,满脸笑意。
凤歌随群人跪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笑吟吟地招呼他们起来:“众卿平身。”
他们如同鸽子扑腾翅膀一样,扑棱棱地站起身来。
皇帝又道:“尔等如今选为千牛备身,入千牛卫,与朕休戚相关,日后定当要竭忠尽力,不可懈怠。”
他们家中早有教导,百众一口:“谨遵圣喻。”
待他们站定后,皇帝忽的又问道:“殿下谁是百里越?”
百里甫早有交代,凤歌在二月前往山南西道的行军途中,屡有建功,参知政事多有记载他的事迹。当今圣上崇贤尚武,封赏之时难免会单独发问,如何对答早有教涉。
凤歌上前一步,拱手作揖:“启禀至尊,小民是百里越。”
皇帝的眼睛这才落在他的身上,笑道:“你在山南西道一役中的事迹朕已有耳闻,小小年纪就有这等才能和胆量,朕很是欣赏。”
“谢陛下圣恩,但身为武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乃是本职,小民不敢居功。”
“若是人人都能做好本职,商人诚信为市,农夫精心务农,庙堂之上群臣清廉为民,天下必然太平无虞。但你小小年纪都能明白的道理,却有这么多人不懂,朕不得不赏你。”
言罢,他的目光落在寺人的身上,他赶紧诚惶诚恐地躬身道:“至尊。”
皇帝吩咐道:“传朕旨意,百里越在山南西道一役中颇有建树,赐其绢帛百匹,金银玉器各百件。”
凤歌叩首道:“谢陛下。”
皇帝又训导几句,便有寺人前来降下封旨。
听完封,磕完头,拜完万岁爷,凤歌在空地上暗自揣度:“人人都说这朱门宫墙内好,可进了宫才晓得原来规矩这么多,这一早上的头磕下来我的头都疼了。”
他半带着兴奋又去了千牛卫。
凤歌入了右千牛备身,从右千牛中郎徐千章手下,领掌执御刀之职。在千牛备身中,有掌仪仗的,也有掌刀的,其中又以掌刀的更为贵气。
当徐千章把那一把天字一号“炼精”佩刀交到他手中之时,颇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
徐千章凤歌早已熟识,他和百里甫曾一起在北府出生入死过,交情过命,他几乎是看着凤歌长大的。他为人极其严厉,丝毫不讲究情面,凤歌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