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区老总。
于鹤记得并没有邀请a公司,细思极恐,这是怎样的情报来源,怎样的效率。
想一想也不奇怪,a公司手机最被人诟病的就是手机电池续航的时间。
于鹤本没打算要和a公司合作,国产品牌极为艰难的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自己要做的是为之再添一把柴,而不是浇盆水。
转念想了想,于鹤也没拒绝,对方这么积极要送钱,还是可以谈一谈的。
谈什么呢?当然是谈价格。国内外价格完全可以不一样的嘛,能量电池可不是超市里的商品,必须明码标价。
国内厂商卖5000,国外厂商1万,爱要不要,既挣着了钱,又挖了个大坑。
功能差不多,价格过于悬殊,消费者怎么选还用问吗,时间一长,自然就分出高下。
乘着还有时间,于鹤带着5000块能量块,以50万的加工费,和电池厂签订了加工5000块能量电池的合同。
于鹤打算每块能量电池售价5000元,低于这个价格免谈,这还是公司急于缓解资金压力,以后还得上涨,供不应求是肯定的。
有了2500万的收入,于鹤就可以放开手脚,做更多的事了。
很快,一些媒体上就出现了能量电池的消息,无论是褒是贬,惊叹还是质疑,至少宣传的效果是达到了。
中了奖拿到手机的记者,为了博眼球抢新闻,试用了不到三天,就开始发出各种试用报告。
各种所谓的测试数据,甚至还有视频记录,全都证实了能量电池的神奇,还上了微博的热搜。
各个厂商的测试更加科学高效,数据也更加准确,虽然没有公开,只是出现在决策者的桌面上,在业内却掀起了轩然大波。
。
支持:完本神站,请把本站分享给你们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