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穿越汉末之我是曹操 > 第八章 灵魂碰撞

第八章 灵魂碰撞

【完本神站】提醒书友谨记:本站网址: www.wanbentxt.com 一秒记住、永不丢失!

钟繇(yáo)(151年-230年[1]),字元常。豫州颍川郡长社县(后世河南许昌长葛东)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著名书法家、政治家。

钟繇早年相貌不凡,聪慧过人。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等职,助汉献帝东归有功,封东武亭侯。后被曹操委以重任,为司隶校尉,镇守关中,功勋卓著。以功累迁前军师。魏国建立,任大理,又升为相国。曹魏建立后,历任廷尉、太尉、太傅等职,累封定陵侯。在魏文帝时期,与华歆、王朗并为三公。太和四年(230年),钟繇去世,谥号“成”[2]。正始四年(243年),配享曹操庭庙。

钟繇擅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推动了楷书(小楷)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人都曾经潜心钻研其书法。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南朝庾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

对于钟繇,前老曹自然是有过交际的,不过在如今自己的记忆里,更多记得的,是后世关于他的记载。

曹府大厅,曹操坐于主位上,下方有一席,坐在那里的自然是钟繇。

此时的他已经换上了干爽的衣物,正捧着一碗黍米粥呼哧呼哧的喝着。

不多时,粥便见底,钟繇砸砸嘴,长出了一口气。

见到曹操正在看着他,便有些尴尬。

钟繇今年四十五了,比曹操还要大四岁。

“让孟德兄见笑了。吾已有五日未曾进食,实在是失礼。”

钟繇一抹嘴角,抱拳一礼。

“元常,何出此言!想当年,你我同朝为官,早就不在乎这些虚礼。”

“不过元常不是在董仲颖麾下效力吗?如何落得今日这般境地?”

“曹公,说来话长……”

原来,董卓为祸长安,百姓十室九空,寻常百姓畏惧董卓威势,争相躲入山中。

后被董卓知晓,竟派军士放火烧山,生还者,十之二三,关中豪门士族震动,于是扶老携幼往荆州而去,董卓得知,便派兵抢夺财物、粮食,于是饿死者数千人。

当初,汉帝返还洛阳,钟繇和韩瑜暗中相助,汉帝一脉得于回返洛阳。

不过董卓却扣押住百官,逼其效力。

这件事本来做的隐蔽,可是不知道谁走漏了风声,韩瑜被董卓抓住,杀了。

而钟繇有人提前告知,于是单骑便逃出长安,一路往东南走,乔装成商贾,过了武关,来到南乡的时候,便见当地的人纷纷往东北方逃亡,钟繇抓住一人问,才得知汉中张鲁以杨任为将,发兵三千,矛头直指南乡。

众人逃亡中,些许精壮的中年人还试图抢夺钟繇的马匹,被他杀了几人后才得以脱身,骑马跑了一天一夜,路边不时的躺着一些腐烂的尸体,钟繇闻之欲昏。就从马上摔了下来。

再爬起来时,见马匹已经口吐白沫,累死了。

钟繇身上的干粮也吃完了,他便拔剑取下一些马肉,装在包裹里,以便赶路饥渴时裹腹。

这时一群饥民刚好行到此地,便扑了过来,生吃抢食马肉。

钟繇惊惧,撒腿就跑。

等来到宛城时,又听闻刘表以蔡中为主将,领六千兵马围攻宛城。

钟繇只得绕道宛城北,然后走了数日,马肉已经吃完。便只能饿着肚子一直望许县而来。

直到进入曹操辖内,情况才稍微好转一些。

然而因为中原连年战乱,人口锐减,早已经很难找到村庄借宿。于是钟繇只能拖着疲惫的身躯,怀着拯救天下苍生的责任,艰难的行进,直到昨夜,方才来到许昌城下。

然而古代夜里宵禁,钟繇愣是在城外墙角淋了一夜的雨,这才成了方才那般模样。

听着钟繇的诉说,前老曹的记忆放电影般划过自己的脑海。

颖川、南阳、舞阴、长安这些地方,曹操年轻时都是去过的,当年随袁绍四处游玩,还曾落宿寻常百姓人家。

如今却是成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状况。

自黄巾起义以后,党崮之祸,董卓乱政,天下大乱、诸侯纷起,强者跨州连郡,弱者宰割县邑,相互间征伐攻讨,使得海内混乱不堪。黄巾叛军过处,如同蝗虫一般扫荡一空,于是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