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太监为官记 > 124

124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

韩凌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而他更意识到情况的不妙,他之前估计,邶军和龙臻不出半年,便会交战,然现在已过去了一年多,两军还未相遇,邶军在行军过程中,不断收获战果,且又有新的兵力增援,将城池完全占领,当做囊中之物,不断为己方创收,充实力量。至于龙臻那方,他们城门紧闭,养精蓄锐一整年,又未受任何冲击,其发展,定不可同年而语。但转眼看黎烨这方,一年过去,兵士未得有效训练,反而有大半年在战场上耗损,原想用实战训兵,但折损实在严重。而友军杞军,其损失更是惨重,可以说,黎烨方元气大伤,此时的他们,根本无力与邶军和龙臻对抗,就连螳螂捕蝉,他们恐怕都难以做到。

☆、80.龙臻战死

韩凌承认,是当初自己太过片面,才会将他们置于如此被动之地。可现在的局势,他们又有什么插手的余地?还是只能按照原计划,待邶军和龙臻交战后,两败俱伤,他们再去捡个便宜。只是到时的伤亡,恐不可估量。

至此,黎烨也没任何办法,现在若因按捺不住而冲了出去,那必死无疑,实力悬殊太大,现在他们和邶军还有龙臻根本不是一个档次。所以,他只能日日夜夜盼着邶军和龙臻赶快交战。然事与愿违,安宇文似乎有一名出色的军师,邶军并未急于求成,他们每占领一处,便会在那地方扎根,重新编排兵力,同时将战俘据为己有,以武力威胁,要求对方务农创收,提供补给。

韩凌分析着形势,最后对黎烨说了一句话,“陛下,做好准备,黎国将亡。”

黎烨沉默许久,点点头,问道:“能将清儿和莹儿救出吗?”

韩凌望着军事地图,兀自比划着。龙臻虽功名赫赫,但说到底,他也仅是一文官,不懂行兵打仗,他一心想守住都城,故闭关锁国,加紧修筑防御工事,殊不知在这段时间里,黎国的大半疆土已经易主,而他的结局,终将是孤立无援,被消灭,不过早晚的事情。到时倘若邶军获胜,那将是全面胜利,整个黎国都将被吞并,而黎烨他们,根本没有插手的余地。

时间一天天过去,黎烨眼见黎国无数城池失守,原先还心急如焚,但后来竟然也淡定了。他算是看开了,自己本就不是做君王的材料,每天脑子里想着的都是吃喝玩乐,对国事,总是得过且过,或许如龙臻之言,黎国早晚要败在他手。现在,他也懒得去挣扎,该是怎样便是怎样,至少他做过一回皇帝,至少也过了把瘾,以后卸下担子,在世间逍遥,也不失乐趣。

邶军似乎认准了龙臻不会出兵,故也不着急攻城,慢悠悠地将黎国主要军事要塞一一占领。眼见此情形,韩凌暗想不妙,如此下去,黎国无异于待宰的羔羊,屠夫正饶有趣味地一片片剜下它的肉。所幸龙臻似乎也意识到情况不妙,他开始打开城门,派兵支援地方,地方登时犹获至宝,军心振奋,大挫邶军势如破竹的态势,黎国迎来久违的一缕春风。

黎国的反击显然出乎邶军的意料,他们被打得措手不及,屁滚尿流,安宇文怒起,不顾军师之言,带兵直奔龙臻老巢,然他不知黎烨早已逃走,军中口号为“杀黎狗,夺黎国”,在知情人看来,难免有些好笑。

黎烨日夜盼的,便是双方能尽快开战,最好迅速做个了断,也好让自己快些回朝,虽然他已不是很在乎,但一颗心始终是悬着的。现如今,邶军终于发动攻势,黎烨竟不禁长舒了一口气,看来上天还是眷顾他的,没有弃他于不顾。

听闻邶军和龙臻势均力敌,邶军作为攻城方,难以占据地理优势,在作战时难免会有些吃亏。但胜在其武器装备精良,兵强马壮,故即便有耗损,但也在奋战四月后,攻下都城城门。城门一破,便意味着龙臻失去了防守优势,接下来,将是货真价实地厮杀。

黎烨等人收到消息,便立刻收拾行装,集结人马,赶赴都城。经过近半年的休养,韩凌部队摆脱了战后的困乏,同时又得到专业的训练,虽未达到预想水平,但不得不说,其战斗力还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现时机成熟,他们只需等待两军交战,待双方俱伤之时,再强势参战,一举夺取最终胜利!

未避免被人察觉,韩凌部队一路小心翼翼,不敢走官道,只敢带领大部队穿越崇山峻岭,又克天险,往敌后方慢慢移去。

另一边,战事胶着,邶军攻下城门,却迟迟破不了宫墙。龙臻抵抗实在顽强,令邶军伤亡惨重,元气大伤。安宇文被激得誓要砍下黎烨首级,他几乎丧失理智,疯狂地使用人海战术,完全不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