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心吊胆吗?
事实也正是如此,自己哥哥洒脱的背后,正是由于弟弟苏辙的默默付出。
不得不说,正是由于弟弟苏辙的默默付出,才有了苏轼的成就!
这件手札,正是这是苏辙写给自己哥哥苏轼的亲笔书信。
书信中也没提及什么重要的事情,只是简单交代了一下家里的近况,关心了一下兄长的身体,也提醒自己的兄长行事不要鲁莽。
看这手札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当时苏轼正在被贬海南。
那个时期,苏轼已经六十岁了,花甲之年,而苏辙也已经五十七岁了。
而当时,弟弟苏辙也被贬雷州。
真是一对儿难兄难弟啊!不过即便是如此,弟弟苏辙还是十分关心自己的兄长,生怕自己的兄长会惹出什么事情来。
可见苏辙是多么操心,都老头子了还不忘提醒自己的哥哥!
两个人倒像苏辙是哥哥,苏轼是弟弟一样,真是兄弟情深。
其实,二人曾经在被贬的途中有过一个小小的相聚。
这次见面二人都是唏嘘不已,曾经意气风发,满怀志向的两个小伙子,现在都已经成了两鬓斑白的老人。
可更加可悲可叹的是,都这么一大把岁数了,兄弟两个还陷在政治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当初,兄弟二人还曾有过约定“功成身退,对床听雨”,可如今看来,却是遥遥无期……
分别的前夜,苏轼的旧疾发作,整夜都痛苦的不行,呻吟不已。
而苏辙就整夜的守在哥哥的床榻前,给哥哥朗诵他的诗篇,还劝哥哥把酒戒掉。
次日清晨,哥哥踏上了远去的船只出海了。
苏辙望着哥哥远去的背影,想到自己和哥哥都是垂垂老矣,今日一别,也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兄弟相见,想到这里苏辙不由的辈从心中起,泪如雨下。
三年后,苏轼在自海南返回的时候,在常州病逝。
兄弟二人并没有能见上最后一面,没有见到自己的弟弟,这也是苏轼心中最大的遗憾。
苏辙的这件手札,正是兄弟二人被贬期间,弟弟苏辙写给哥哥的亲笔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