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无人作证 范小青文集1 > 默认卷(ZC) §三

默认卷(ZC) §三

到了农历十一月,大婶婶的女儿女婿来了,大婶婶的外孙订婚办酒席,要请大婶婶回去看一看,这也是女儿女婿对大婶婶的尊重,请客的时间还没有定下来,他们来就是要征求大婶婶的意见,看大婶婶哪一阵比较空一些,可以抽开身回去一趟。

其实要说空,大婶婶一年到头也是没有什么空的,这个家里,几年下来,已经对现在的生活方式养成了习惯,成了一种定式,好像一家人都已经离不开大婶婶了,即使没有什么重大的事情,离开了大婶婶,一家人就觉得没了魂似的,所以大婶婶平时真是很少回家。好在家里也没有什么大事情,大婶婶的老头子,早就过世了,几个子女都是另立门户,大婶婶在家不在家影响不是很大,但是每年到过年前那一段时间,为大婶婶究竟是回家过年还是留在城里过年,总是要讨论一番的。从东家来说,当然希望大婶婶不要回去,年前的事情很多,现在分和送的年货也真是越来越多,光是大青鱼,一年就是十几二十条的,其他鸡鸭什么,都是要人收拾要人清理的,东家夫妇两个人的班一直要上到大年夜才算正式放假,所以这一段时间大婶婶实在也是走不开的。忙完年前的活,大婶婶也还是走不开,新年里,客来客往比较多,家里请客,没有大婶婶也是弄不起来的,还有东家夫妇要出门给别人拜年,或者到别人家吃饭去,不想带着小孩子讨麻烦,小冬也是要有人看管着的。反正所有一切都摆在那里,很明显,大婶婶是不能回去过年的。但是从大婶婶这一头来着想,在外面一年做到头,临到过年还不能回去和子女一起团聚,大婶婶有时想自己真不知是为了什么,但是大婶婶心比较软,有时明明已经下决心要回去过年的,被小冬可怜巴巴地叫一声:“阿婆”,说阿婆你走了我怎么办,大婶婶的心就软下来了,所以连续已经有好几年大婶婶没有回去过年,家里子女都说老太婆做人家做得连自己家也不认识了。

这一次女儿女婿特意过来叫大婶婶,大婶婶是不能再不去了,再不去,不说别人就是大婶婶自己也是要骂自己了。

中午东家回来吃饭,大婶婶把事情说了,大婶婶说:“这一次我一定要回去了,这个外孙是我最喜欢的,从小是我带大的。”

刘建成和杨玲都说:“应该回去,应该回去。”

大婶婶说:“你们排一排时间,看哪几日可以走开的。”

刘建成朝杨玲看看,杨玲说:“要去最好早一点去,早一点去了也好早一点回来,年脚跟事情很多呀。”

大婶婶的女儿说:“这次我妈去了,恐怕要等过了年再出来了,是不是,妈?”

大婶婶说:“最好是。”

刘建成和杨玲都有些急,刘建成说:“再商量商量,看能不能……”

杨玲也说:“小冬马上要放假了,放他一个人在家里,我们真是不放心。”

大婶婶想了想,说:“回去到过了年来时间是太长了一些,不要说你们不放心小冬,我也是不放心的,我早一点回去,在家里少住几天就来。”

刘建成和杨玲都松了一口气,笑起来。

大婶婶的女儿女婿也笑,女儿说:“我妈可真是忠心耿耿的呢。”

刘建成和杨玲都说:“就是,你妈真是大好人。”

说着,杨玲转身进了里屋,过一会儿出来,把大婶婶拉到一边说道:“你也有好些年没有回去了。你一直说想弄一副耳环的,这三百块钱,你拿着,去买吧,带回去,也出出风头。”

大婶婶不肯要,说:“上次买戒指你们已经贴了一大半,这次不能再拿了。”

杨玲说:“你不要就是看不起我们,我们虽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但是这点钱还是有的。”

大婶婶不好再推托,就收下了。

过了几日,大婶婶就回去了。

大婶婶的女儿嫁得离自己家比较远,因为时间比较紧,大婶婶是直接到女儿女婿家去的,也没有来得及先回自己那边看看,别的倒也没什么看头的,她最不放心的是兴根,自从上次来托了进皮鞋厂的事情后,兴根一直也没有来过。大婶婶问女儿知不知道兴根的情况,女儿因为离得远,也说不出来,大婶婶就更不放心了,但是好在女儿女婿给几个弟兄都带了信过去,想起来他们都是要来的。

大婶婶到了女儿女婿这边,就有不少人来看她,大家都知道大婶婶现在帮了一家好人家,弄得大婶婶自己也像是城里人了。大家过来一看,果真大婶婶的样子跟乡下老太婆已经不大一样了,衣服什么也洋气得多,手上是铜箍戒,耳朵上也有环子,再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